第(1/3)頁
陳曠持著那紙鶴,聽見了這一聲清脆的驚天裂響,不由得隨之心神震動,頭皮一麻。
這聲音分明近在咫尺,他卻感覺,好像是從萬里之外傳來,直直落入耳中,不需要任何媒介。
宛如當頭棒喝一般,令人頭腦一清!
雖然這紙鶴傳達不出畫面,但陳曠立刻便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夫子已折戒尺,出自由山!
這事兒可太大了……
陳曠此前,就已經(jīng)在林二酉和張智周兩人的口中,知道了這位自由山夫子曾言“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他見世間有道,便避塵世,尋自由,廣納學子,以天下之道成就己身,因此,自由山,其實是他求道求學問的“道場”。
而若有朝一日,他見天下無道,便會以身涉險,親自干預這世間紛爭。
具體而言,就陳曠目前已知的情況,夫子已經(jīng)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兩個弟子,讓他們尋找自己心目之中的明君人選。
一旦夫子認可此人,想必便會出山輔佐,成為如東皇、望姝一般的鎮(zhèn)國之圣。
而當前的兩個人選,一個是周國二皇子周延維,還有一個,自然便是梁國的小公主蘇懷嬴。
說實在的,陳曠心里也說不準這兩人誰的贏面更大一些。
原本他覺得周延維太過良善,行事時總是過于沖動,像俠客多過像皇子,若是與這種人當朋友,意氣相投,快意恩仇,自然舒服自在。
可若是當皇帝,就缺乏了一些心機權術的支撐,容易猶豫不決,被人左右。
但偏偏挑中他的林二酉,是個多智近妖,不太在乎別人想法和感情,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任性謀士。
兩人一結合,反倒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而小公主蘇懷嬴,能在幻境輪回之中屢次險些以女帝身份復國,向周國發(fā)起復仇,智謀、能力、手腕上是自然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她的問題完全不在于她自身的能力。
而在于陳曠。
幻境當中那么多次輪回,為什么蘇懷嬴總是棋差一著?
不是因為她的智謀、能力、手腕,也不是她運氣不好,而是因為梁國的“國運”在陳曠身上。
只要蘇懷嬴仍是打著梁國的名頭,想要光復的還是梁國,那么只要“國運”不歸位,她永遠也不可能成功。
這也是蘇煜的一層算計,他帶走了“國運”,自然就能夠保證在自己復活之前,沒有人能夠真正占據(jù)梁國皇位。
至于這過程之中,梁國的百姓被各方傾軋,流離失所、朝不保夕的痛苦,那就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內了。
對他而言,欲存一國,自然不能在意這微不足道的犧牲。
不過,只要陳曠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那么他自然覺得蘇懷嬴贏面更大。
只是無論如何,夫子要輔佐的人,一定是這兩個皇儲當中產(chǎn)生人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