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孟繁岐與李彥弘所約定的期限,兩周左右其實不算短。 只是若想要把交接的這部分代碼精益求精,卻總是顯得有些不夠。 孟繁岐對這個時期的平臺和工具熟悉程度還是稍有欠缺,雖然視野和大局上超過時代好幾年,但落實到具體的實現上,還是有許多小問題的。 原本這些代碼只是為了快速得到實驗結果,美觀,可讀性和性能優化上未免就有所欠缺。 再說了,在孟繁岐原本的計劃中,也沒有想過這么早就會直接和白度這樣的大企業交流技術和代碼。 終究還是低估了李彥弘在這方面的關注程度,在這個ai還不算火的時候,李總竟然一個電話就親自前來面談。 好在這時候自己的身份比較討巧,對于一個在讀的非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人們通常也不會用資深工程師的代碼規范去要求。 他連續發布了幾個突破性的算法思路已經很驚世駭俗了,要是一手代碼再跟十年老碼農似的,恐怕都會有想象力豐富的人猜到他是不是重生人士了。 忙了差不多十天的時間,總算又把代碼整體優化了一輪。 再次閑下來的孟繁岐,將魔爪伸向了韓辭。 這家伙自從上次被自己繞進去之后,就一直沒了動靜。 說是要就自己dreamnet的殘差算法理念做文章,結果不知怎么的,加了微信也不問自己任何問題,仿佛人間消失了一般。 “在嗎?在嗎?理論證明寫好了嗎?論文開始寫了嗎?ppt做了嗎?” 一連發靈魂的拷問直接一股腦發了出去,正在因為緊湊的時間限制拼命掉頭發寫論文的韓辭看完之后,惡狠狠地把手機摔在了床上。 這是最氣人的情況,不是被人狠狠地折磨,而是自己心甘情愿地選了一條受折磨的道路。 姜太公釣魚,她韓辭愿者上鉤,都沒地說理去。 眼下時間越發接近月末,距離真的上臺,在世界頂級大學和機構們面前展示自己的理論,已經只剩不到兩周了。 這對韓辭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而她的論文....才只寫了三分之一。 韓辭突然感覺越接觸孟繁岐這個人,自己的生活中就有越多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