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華國前四的院校來了好幾個區域金牌選手,孟繁岐逐一再考察了一些進階級別的題目。
即便是困難級,他們也很快有了思路。
雖然這些在校生沒有實際的App開發經驗,可此時的他們正是有沖勁的時候。
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并不難學,摸索一下都可以很快上手。
都不用孟繁岐繼續介紹后續逐漸可以兌現的期權又或者是什么獎金。
單就這一個月三四萬的基礎工資,他們就非常滿意了。
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社招人選里,其實符合條件的人不少,但不少都猶猶豫豫的。
畢竟這時節,能真的看懂并且all in人工智能的還是少數,就跟兩年前敢囤比特幣的性質差不多。
需要非常卓越的視野和堅定的意志。
幾個決定來的,大都是因為看中了高薪,并且他們倘若辭職,交接上也得至少一個月。
唯有兩位做App創業失敗的工程師,可以迅速到崗,不得不說有時候確實是禍兮福之所倚。
談了大約三四十分鐘,孟繁岐覺得兩位技術人員的水平還是比較過關的。
只不過創業的賽道選得確實差了一些,相機類的App受眾雖廣,競爭也格外的激烈。
更有不少手機廠家自己就在做這方面的事情。
這種小工作室自己想在相機類的App上做出成績,沒有十分炸裂的技術突破或者創意腦洞,恐怕實在是不成。
App做相機就像是新人寫傳統玄幻,都以為自己有了不得的地方,實際上根本無人問津。
“我個人認為,如果你想做的是人臉相關的編輯,完全可以結合相機App,而不是單純只做一個編輯類的App。”朱雷和孟繁岐交流完之后,如此說道。
孟繁岐聞言一愣,有點摸不準他到底是說真的,還是單純放不下自己想做相機App的愿望。
“你要這樣想,人臉的照片哪里來?還不是要手機自拍,倘若這是一個相機App,拍攝之后馬上就可以增加表情濾鏡和年齡濾鏡,用戶的下載意愿肯定會高很多。”
emmm....他說的似乎稍微有一些道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