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是我偷偷刷的,你快看看就知道了,哈哈哈哈?!碧畦_實沒有偷偷刷圍脖,他都是光明正大刷的。
這消息與前幾周參加的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有關,內容非常離譜,當然得分享給孟繁岐這個主人公。
尤其是文字的描述內容,那是各不相同,格外有趣。
孟繁岐點開一看,嚯!瞬間老臉一紅。
上回參會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會后不少人都對孟繁岐公開的數篇論文和工作十分感興趣。
因而將其團團圍住,這個階段又放了一些媒體的人員進來,對著臺前就咔嚓一頓拍。
有幾張照片出圖的效果相當不錯。
處在畫面中心的年輕華國學者和周邊不少上了年紀的國外學究們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加上孟繁岐本人勉強也稱得上是英俊,放在這樣一個學術的場合,肯定對顏值還是有不少加分的。
孟繁岐會后幾天也曾高強度自搜了幾輪,卻失望地發現報道其實遠遠沒有會場感受的那么熱烈,那么受歡迎。
那么多鏡頭咔咔給他一頓拍,孟繁岐還以為自己真的成大明星了。
實際上只有寥寥幾家媒體刊登了一些報道,也不是特別好的版面位置。
配圖雖然不錯,但文字描述挺簡短的,熱度也不是很高。
孟繁岐看后覺得,果然人工智能這樣的技術想破圈,還是需要戰勝李世石又或者是ChatGPT這樣革命性的大事件,才能夠真的走到臺前來。
否則都只是圈內又或者是業內自嗨罷了。
很大程度上也是這件事直接導致孟繁岐的想法從學界轉換到創業的路途上來。
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上開源的技術已經比較多了,質量普遍也不低,但這些普通人是不會去關心的。
就連白度的文心一言,大家也能夠將它和李彥弘聯系在一起。
可T方法和GPT的真正作者和算法提出者,誰又會記得呢?
孟繁岐因此改變了想法,在突破算法之余,也要盡快創業做出產品,力爭將系列產品迅速推給大眾。
他壓根忘記了還存在另一條快速獲得熱度和流量的方式,那就是純造謠?。?
要論造謠炒熱度,還得是看自媒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