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之所以搞競價排名,就是因為用戶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就如財富一樣,最少數的頂層頁面會獲取用戶超過95%的注意力。
普通用戶的搜索次數,每天閱讀的頁面數量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頁面數量當中,推送最多的有效廣告便是推薦廣告算法的核心問題。
所有的廣告商都知道,自己付出的廣告錢至少有七八成都打了水漂。
可問題就在于,誰都不知道到底是特么的哪兩三成發揮了作用。
該付的錢一分錢也不能少。
對于谷歌來說,如何更好地規劃分配這些展示界面,就是無本萬利的營收方式。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如果谷歌可以做到推送給每一個人的廣告,都恰好是他所需要的,會點擊的。
那么就實現了推薦廣告的理論上限,用最小的展示賺到了所有的錢。
只可惜,目前這個比例大部分廠商做不到百分之一,即便是谷歌,也只在百分之二左右。
孟繁岐提供的“移動端優化策略”和“弗雷德算法”,其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剔除那些手機端看起來不方便的網頁,和各種引流垃圾網站。
做得是排除法,只要我把垃圾內容給多排除掉,那么剩下的內容就更有可能被點擊。
而結合語言AI模型,做得則是加法,通過更好地去理解用戶的搜索意圖,以提供相關性更加強的結果。
如此一來,每次用戶搜索后看到的界面更加相關,垃圾場網站更少,進而起到更多廣告點擊的效果。
根據原本時間線的經驗,孟繁岐預估這三板斧揮完之后,效果的提升應當在兩成起步。
希小虎越聽思路細節越覺得有意思,原本只計劃聊個幾分鐘的,不知不覺接近一個小時都過去了。
兩個人也沒有專門找一間會議室,而是就在前臺的招待處附近找了一個沙發,侃侃而談。
不少上班路過的谷歌員工,看了之后都相當驚訝。
希小虎的職級還是相當之高的,不少谷歌尚海的員工很少會直接與他接觸。
少數實習生甚至連見都沒怎么見過這位大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