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堆積在一起仿佛一座山一般高的納米機器人聚合體,內部的納米機器人在沉睡了萬年后,第一次被喚醒,他們像是液體一般開始涌動,導致日積月累覆蓋在他們體表的泥土砂石還有樹木,向著山下滾落而去。 而這些納米機器人,則是開始匯聚成為各種各樣的形狀,有些緩緩的變成了山一般高大的巨大機器人。 還有的林旭靈機一動,直接聚合成為了幾臺航空母艦大小的自律機械聚合體。 看著這些納米機器人,成功的按照自己的指令,變化為了想要變化的物品。 林旭滿意的點了點頭。 只可惜,以那幾臺納米機器人變化而成的自律機械聚合體為例,這樣的自律機械聚合體,按照啟明的評價,就是完全是個花架子,根本無法應用于大型工程建設。 而這還要從納米機器人的特性說起。 納米機器人雖然神奇,可以聚合在一起成為各種各樣的物品,但卻也有一點不足,就是強度不夠。 納米機器人互相排列在一起組合而成的金屬,強度雖然遠超自然界中的一般金屬,相比起21世紀甚至22世紀的許多種合金,也要強韌很多,但比起最新的納米合金材料來,強度終究是不足的。 因為納米合金材料,是要將納米級別的金屬元素,盡可能的緊密排列在一起,構成穩定完美的結構。 這樣才能做到質量輕,強度高。 但是納米機器人是絕對不可能互相之間形成這種穩定的結構的,他們過于活潑了。 所以納米機器人在微觀上可能很強大,但是在宏觀上卻不夠穩定,根本沒辦法互相組合成為足夠堅固耐用的大型設備,例如行星發動機,天柱,或者自律機械聚合體。 因為他們太松散了。 也正是因為納米機器人的這種特性,使得自然聚集在一起的納米機器人聚合體,才會組合成為相對松散的魔晶,甚至能夠被簡單開采。 這固然因為,沒有命令的情況下,納米機器人不會主動聚合成為相對堅硬的材質,也是因為納米機器人本身的特性,使得每一個納米機器人都需要活動空間。 所以非命令情況下,自然聚集的納米機器人,就會保持一個相對的距離,成為了組合相對松散的納米機器人聚合體。 也是因為這種特性,納米機器人很適合用來組合出一些小型設備使用,例如小型的反重力裝置,或者是穿在身上的動力裝甲。 這些小型設備,納米機器人的強度足夠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