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著李逸面前琳瑯滿目的蘑菇,攝像師也忍不住多給了幾個鏡頭,拍著特寫。 趙金麥一邊幫吳壘撐著紗布,過濾豆渣,一邊好奇的看著李逸清洗蘑菇,忍不住問:“逸哥,我聽說有些蘑菇是有毒的,吃完可以看到小人,這里面有嗎?” 李逸看了她一眼,笑道:“這豆腐宴是做給皇帝吃的,用有毒的蘑菇,是嫌活得太長嗎?” 開了句玩笑,他才解釋:“有些蘑菇確實是有毒的,比如云南的見手青,如果炒不熟,吃了就容易中毒。” “你這里有嗎?” 趙金麥很好奇。 “沒有,但有它的親戚。” 李逸拿起一朵傘蓋肥厚,菌柄粗壯,通體呈粉紅色的蘑菇:“這叫粉蓋牛肝菌,也叫紅蔥,和見手青一樣,都屬于牛肝菌科,但這種是沒毒的。” 見趙金麥好像挺好奇,劉藝菲就先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帶著她來到了李逸近前,打量著李逸手中的蘑菇。 趙金麥看著李逸用小刀刮著紅蔥菌菌柄上的泥沙,好奇問:“見手青和牛肝菌是一回事嗎?” “見手青是牛肝菌的一種,外觀是紅傘黃桿,一旦受傷,傷口就會變成靛藍色,所以云南人才會把那種牛肝菌叫見手青。” 李逸解釋:“牛肝菌有好多種,是一個大的科類,按照顏色可以分成白牛肝菌,黃牛肝菌,黑牛肝菌和紅牛肝菌。 不過按照云南當地的叫法,一般都叫它們紅見手,黃見手,黑見手。” “好復雜。” 趙金麥有點聽暈了。 李逸笑道:“菌菇是食材的一個大類,除了常見的三菇六耳,還有幾百種野生菌,每種的味道都不一樣,很多專業廚師都很難搞清楚,所以最好還是不要亂吃菌子,要吃就找專業的人來處理,千萬不能自己瞎搞。” “這種好吃嗎?” 劉藝菲指了下他手中的紅蔥菌。 “好吃啊!這種適合炒著吃。” 李逸將清理好的紅蔥菌放進裝滿了淡鹽水的水盆里泡了起來,隨后拿起了一朵傘蓋小巧,菌柄細長的菌子,介紹:“這種是雞樅菌,適合炸著吃,或者燴著吃。” 說著,他又拿起了一顆通體金黃的菌子:“這種是雞油菌,適合炒,也可以燉湯。” “還有這種。” 他如數家珍:“這種是青頭菌,可以煮火鍋,也可以燉湯,特別鮮。” “這種是干巴菌,炒熟以后和肉一樣好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