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寒大魚大肉養了幾天,傷好得很快,沒幾天就能正常走路了。 這天早晨,他才起床,看見盛夏至要出門。他忙湊到窗口,大聲問:“你去哪?” 盛夏至沖他甩了下勞保手套:“昨天和你說過的,今天早晨去搬木柴。” 江寒這才想起來,今天是六月十三,小村村有個小型的海螺慶典。 盛夏至和他講過,這場慶典中,最重要的東西是‘魚湯’。 ‘魚湯’,是油脂多的魚用鹽腌漬出來的。味道咸鮮且香,是小村村居民祖上傳下來的調味品,在沒有味精的年代,全靠它增加口感。 魚湯在殺豬那天開始制作,經過幾天腌漬,已經制成。等會到了良辰吉時,放過鞭炮后,會分給村民。 現在調味品多了,大家吃東西也更看重健康,不少人嫌‘魚湯’重鹽,還有若有似無的腥味,需要的人很少,每年總能剩下。 以往剩下的‘魚湯’都會倒掉,自從白露姐做村長后,這些‘魚湯’都送去了小食堂。 小食堂外有個很大的土灶,在土灶上架好鍋,把魚湯倒進去煮沸,再放入新鮮的魚,還要在鍋邊烀滿玉米餅子。 在這期間,把前幾天殺好的豬做成菜。 這就是小食堂今天的午飯和晚飯,免費請全村居民吃。 劉女士是今天的主廚。土灶要燒木柴,盛夏至幫她搬柴火。 江寒自然不肯放過兩人獨處的機會,立即從小木屋出來。 他臉沒洗,飯不吃,接手盛夏至的小推車,說:“我和你一起。” 盛夏至沒有拒絕,把勞保手套遞給他。 兩人的目的地是養豬爺爺家。 老爺子前幾天砍了自家的歪脖樹,滿院子木柴不知怎么處理,正好今天讓小食堂全燒了。 江寒一朝被豬咬,十年怕豬圈,只敢在離豬圈老遠的地方撿木頭。 他不住和老爺子確認:“您家豬圈關嚴實了吧,豬不會逃出來嗎?” 老爺子給問煩了,很想罵他。可自家豬傷人在先,盛夏至又護著這小子,老爺子只能忍下這口惡氣,沒好氣地說: “我今年七十六歲,在村里活了七十六年。知道七十六年有多久嗎,是比半個世紀還多,和咱們國家幾乎一個歲數,明白嗎。 我活了這么久,養過不少豬,唯一見過被豬咬了的人,只有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