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吃一頓大宋的年夜飯-《與南宋同行》
第(1/3)頁
在這幾個時空走私者為了朋友的事情忙亂時,人家大宋老百姓正過著一年中的好日子呢。
從踏入臘月到除夕期間,大宋老百姓有兩個節日要慶祝,首先迎來的是臘月初八的“臘日”。
這一天,臨安城的寺院要選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等小巧食材,煮成“臘八粥”,贈送給施主之家。藥店則將虎頭丹、八神、屠蘇等中藥材裝入小布囊,叫做“臘藥”,饋遺大家,用于臘月的保健。
尋常人家也會做“臘八粥”,鄰里之間還要相互饋贈禮品。
到了臘月廿四日,是大宋歷法上的“交年”,家家戶戶不論貧富,都要準備蔬食餳豆祭灶,夜間請僧道看經,備酒果送神,所以白天街坊間市聲鼎沸,到處都是叫賣“五色米食、花果、膠牙餳、箕豆”等祭灶用品的聲音。
市井中還有“迎儺”的祭神隊伍,敲鑼打鼓,向各戶人家“乞求利市”。
這有些像那面世界里常有給商店送財神的事情了。
對大戶人家與中產之家來說,添置年貨,自然不成問題,但對生活于城市底層的貧窮家庭來說,少不得要花銷一大筆錢,恐怕也應付不了這個過年的開銷。
不過,窮人也有窮人的辦法:進入臘月之后,街市里的貧窮人家,三五人為一隊,裝神鬼、判官、鐘馗、小妹等型,敲鑼擊鼓,沿門乞錢,俗呼為打夜胡,亦驅儺之意也。
這是一項很有意思的習俗,“驅儺”只不過是這一習俗的形式與附加功能而已,更重要的功能是它給了城市貧民一個獲得救濟的機會,同時又不失體面。
許多大戶都紛紛給了個打賞,圖個一年的吉利。
這樣許多的窮人總會有些額外的收入來過年,算是財富上的一個自我均衡。
忙亂了幾天后,大家總算安頓下來了,過了幾天的悠閑生活,等著過年。
這幾天中,這個剛剛組建成的小團隊,在一點一點的融合。
還好,到現在沒有發生什么激烈的矛盾沖突。
明天就要過年了,現在吳大鵬、宋子強和王德發這三個人打著這個時空的葉子牌,玩法很簡單的。
吳大鵬說:“這是一個窮人也講究體面的時代,而且是窮人也不算太仇恨富人的時代,因為他們也有機會成功……”
宋子強不在意地說:“哪個時空不一樣?自己不努力就是不行。”
王德發看到他們又要沖突起來,馬上說:“那個郭勿語又打學生了……”
大家靜了一下,果然,聽到偏房里傳來郭勿語的嗷嗷叫聲,他又發火了,這小子,教學一點也沒有耐心!
王德發把手里的牌一丟說:“我去看看,幫幫他……”
王德發一走,只剩下吳大鵬和宋子強了,兩人大眼瞪小眼的,沒有話說了。
今天一大清早時,萬士達就帶著鮑威駕著四輪/大驢車走了,他們只是去采買一些年貨。
其實前兩天,劉錢行首已經給他們送來了許多年貨了,只不過他們還想要買一些青菜罷了。
劉錢行首不僅送來了許多臘肉臘魚,竟然還有駱駝肉!
這樣,兩頭活肥羊就不算什么了,幾只活雞更不算什么。
當時隨行的還有一個廚子,他說他在明天除夜時,領著人來給大商們做除夜飯。
劉錢行首想得真周到,他們原先還想要自己做呢,這一下子就省事了。
當時吳大鵬就點好了二十道菜,大家一致認為這些個菜還算可口。
他們點了蟹釀橙、酒香螺、南炒鱔、兩熟魚、芥辣蝦、水晶膾、蝦元子、蓮房魚包、酒蒸石首、抹肉筍簽、炙骨頭、荔枝白腰子、酒蒸雞、蜜炙鵪子、炒雞蕈、冬瓜鲊、莼菜湯、江瑤清羹、魚辣羹、鱉蒸羊……
那個廚子當時就拿出了鉛筆,記到了一個小本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源县|
广德县|
宜城市|
平南县|
元氏县|
邻水|
客服|
宝山区|
石嘴山市|
舞钢市|
峡江县|
陕西省|
建昌县|
蒙山县|
皮山县|
霍州市|
辛集市|
呼玛县|
花垣县|
陇西县|
西青区|
旅游|
邮箱|
敖汉旗|
陕西省|
鲁甸县|
鹤峰县|
龙泉市|
沛县|
金塔县|
夏邑县|
赞皇县|
交城县|
甘谷县|
井冈山市|
宿州市|
琼中|
孟津县|
恭城|
宝丰县|
奈曼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