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知臨安府的工作確實是一個累死人的活兒,但是也比在外面漂泊好。 這個時空里的臨安城可以稱之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城,絕對不為過的。 與此相差不過一百多年以前,來自法國西北部的諾曼人,在他們的領袖威廉的帶領下,聲稱因血緣關系有權繼承盎格魯撒克遜人王帝愛德華的王位而大舉發動進攻,結果威廉的軍事行動成功,成為英格蘭的君主威廉一世,號稱“征服者威廉”。 在諾曼人的統治下,倫敦終于在公元12世紀成為了英格蘭的首都。 這時,倫敦才剛剛成為英格蘭地區的首都,人口不足十萬人。 此時巴黎的城建已發展到塞納河兩岸,那里的教堂、建筑比比皆是,成為當時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心。 可是人口不過三十萬人。 原本有一個可以和臨安城比美的城市,君士坦丁堡,這里的城市人口也超過了百萬。 但是,那里剛剛經歷了戰爭。 以魔術般的外交手段聞名,人稱萬能蜘蛛的,巴列奧略王朝的奠基人,邁克爾八世,剛剛在1261年從拉丁帝國手中奪回了君士坦丁堡,現在呢,他正在那里重建拜占庭帝國。 那里正在重建,人口已經因為戰爭而急劇減少了。 洪起畏府尊見過太多白皮膚藍眼睛的西夷商人了,不新鮮的,但是他當然不知道這些數據了。 他只知道三點,第一是一定要和妻子郎氏廝守在臨安城里,哪也不去了。第二點便是好好做好這份工作。第三點就是一定要結交好賈似道丞相。 在大宋南宋時期的這一百多年里,隨著政局逐漸穩定,南宋又回到了文恬武嬉的氣氛中,北宋冗官的毛病又出現了。 本來府學里就有一群大學生在學習,而府治里的官員越來越多,辦公場所擠得不行。 歷屆知府們都致力于辦公大樓建設,廳堂建筑越來越豐富,府治門口有橋,里面建了中和堂、有美堂、香遠樓、竹山閣、牡丹亭、誦讀書院等幾十間建筑,從開會辦公到文化娛樂一應俱全。 每到各個節日,知府大人除了進宮陪皇上吃吃飯,還要負責與民同樂一下,參與民間的活動。 比如元宵節的晚上。 每到這時便是放花燈的全民盛會,作為一府的最高長官,可得玩到群眾中去,在二更時分,坐上小提轎從府治出發,在各個街道上游蕩,出來游玩的老百姓前簇后擁地跟過來了,一時間“簫鼓振作,耳目不暇給”。 加上圍觀人群,聽說隊伍能長達十多里路,最后隊伍來到市西坊,就是現在的羊壩頭,這里有座臨時搭的展臺,上面擺著用米糕做成的盆子,內點油燈,照耀奪目。 這里的知府要登上高臺簡單講兩句。 不管平日里老百姓是愛戴某個知府,或者痛恨哪個知府,這時候絕對都會笑臉相迎,因為會有一個背著大布袋的人跟在知府的轎子后面,他們喜歡的是袋子里的東西,才不是坐在轎子里的人呢。 袋子里裝的,可都是當時的鈔票——“會子”,這些錢可是會隨手派發給做小生意的人呢,每人會得到數十文,稱作“買市”,當然啦,到底領紅包的人是不是小商小販,知府也不會在乎的啦,過節么,就是圖個高興。 最痛苦的就是還要搞好愛國衛生運動,面子工程從來都是很重要的。 這時萬松嶺兩邊的舊水道已經被很多官員私搭亂建給占去了,河道淤塞,流水不暢。 而且河岸兩邊的居民生活習慣不好,常常把糞便、瓦礫等生活垃圾隨手丟在河里,經常搞得臭氣熏天。 太影響市容了。 洪起畏府尊就命令手下兩個通判專門去安排人巡邏監督,看到有人亂扔垃圾就上去制止,甚至親自跑去查看巡視。 最重要的是,他還要一點點把侵占河道的違章建筑拆遷了。 朝廷有規矩,如果水流有淤塞了,責任人就要“各減一年磨勘”,如果能拆違成功,就增加一年磨勘。 普通老百姓哪里有能力修建違章建筑,所以一定是有特權的人干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