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我們去臨安府 (一)-《與南宋同行》
第(3/3)頁
他們在車廂上三面開了窗戶,都用竹簾子遮擋著。
還開了一個可以推開的天窗,如果路上遇到了什么埋伏,哥幾個瞬間就能把這個四輪大驢車變成可以移動的噴射著火舌的堡壘!
媽蛋的,我們只想掙點錢,別來惹我們……
有了木工機床的幫助,他們加工起來很順利。
那些大宋技工學生們也能幫助一些小忙,最起碼刷刷桐油是沒有問題的。
那個小二來到這個團隊后,頓時感覺很好,張國安教授讓梅樂芝和吳迪兩個人負責幫他把學習趕上來,盡快的讓他學會他們幾個月學過的東西。
但是小二的數學也是不好,而且非要把數字變成了銅錢,他才能慢慢算清楚。
這個不急的。
吳迪和吳杰一邊忙著自己的事情,一邊觀察著這輛四輪大驢車,因為這個好像和他們的見過的不同。
甚至他們還鉆到車底下去觀察轉向機構,慢慢也就明白了原因。
六名時空走私者始終弄不明白,這個民族為什么沒有發明出可以轉向的四輪馬車。
事實上,所有大宋技工學生都見過四輪馬車,但是這個時空的四輪馬車全是不能自己轉向的。
在東方,在那面的世界里,考古專家從春秋早期的秦公墓中已經挖出了銅制四輪車模型,這說明在比春秋更早的時期,就已經有了四輪馬車。
但是它只是給秦公運送棺材的,只能一條線式的行路。
另外還有別的考古又證明了,甚至在更早的時期,在西周吧,還有三輪馬車出現過,因為有專家用三千多片陶瓷碎片復原過一個模型。
但是這些東方式四輪馬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沒有轉向裝置。
甚至直到二十一世紀六七十年代吧,在那面的世界里,也沒有見過帶轉向裝置的四輪馬車,想要拐彎時,完全是靠人力在車后橫向用力來抬,一點點搬動車尾轉向,如果上面有重物的話,那真是一種苦逼的行為。
發展兩千多年歷史的兩輪馬車,與四輪馬車在技術上比,落后是一定的了。
當然,如果單純比輕便的話,還是兩輪式車的了。
兩輪馬車的車轅與車體剛性鏈接,所以馬匹走動或跑動時候,那個震動是直接傳遞給車體的。
車體與車輪也是剛性連接,即使有所謂伏兔,一種簡單的減震器,但減震效果也非常有限,所以乘坐是非常不舒服的。
此外車輛的體積和載重能力也受到限制,因為馬在拉車時還要同時承受兩輪馬車的本身重量。
四輪馬車的車轅與車體采用鉸鏈連接,馬匹的上下波動并不直接傳遞給車體。
車輛的體積可以做的更大一些,尤其是在后期的設計中,如果增加了彈簧減震之后,乘坐的舒適性有所提高了。
這里離臨安府有一百多里呢,要舒舒服服地去。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宁市|
尖扎县|
调兵山市|
太湖县|
宣恩县|
如皋市|
新民市|
山阳县|
天门市|
汾阳市|
罗定市|
平定县|
合川市|
中宁县|
邵阳县|
平昌县|
裕民县|
桐城市|
澄迈县|
会理县|
宜城市|
迭部县|
民丰县|
利津县|
长宁县|
长宁县|
蒙城县|
定襄县|
正蓝旗|
蒙山县|
民勤县|
荆门市|
简阳市|
怀化市|
开阳县|
同江市|
河东区|
洛浦县|
盐源县|
乐业县|
汉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