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四章 大宋紅水溪工業(yè)園區(qū)(四)-《與南宋同行》


    第(2/3)頁

    吳大鵬說:“我聽明白了。如果大家集資共同建一個吧,還有個管理的問題,再說家家戶戶離的遠,供氣也是個事兒。要是敢用來發(fā)電吧,不太可能得到批準,怕是連電網都進不去。電老虎肯定不能輕易讓的?!?

    但是在這個大宋的時空,他們要是想搞起來,簡直太方便了,陶管加水玻璃封堵,再把閥門加工精細點問題不大的。

    王德發(fā)教授的這幾堂課讓學生滿意,因為這只是科普課,不帶考試的。

    當張國安教授開始上課時,那些大宋技工學生們才知道他們的這份工資不太好掙呢。

    張國安教授一開始讓他們學習阿拉伯數(shù)字,這個要是不會,那數(shù)學沒法學了。

    花了三天后,每一個人都差不多知道了每一個阿拉伯數(shù)字代表的數(shù)字,錯識率不算太高。

    然后開始認識木尺上的計量單位,這個是張國安教授按照自己帶過來的卷尺設計的,他讓木匠精心照著刻畫,人手一把。

    那時候,同批制造的還有木制三角板和木制鏤空量角器,這兩樣,張國安教授竟然也都是事先帶著兩個標準件,王德發(fā)教授當時就明白了,這夫妻倆確實真是早就鐵了心留在這里,不是拍腦袋臨時想到的。

    但是王德發(fā)教授沒有說出口,說出來有何用?

    當時他就說:“再做一些圓規(guī)和簡易的游標卡尺吧……你教數(shù)學吧,這些我親自來做,等著他們技術能力漲一漲,我還要做計算尺給他們用?!?

    張國安教授感謝地看了王德發(fā)教授一眼,也沒有說什么。

    張國安教授在讓大宋技工學生換算時,果然發(fā)現(xiàn)他們的數(shù)學非常不好,別說十位數(shù)上的加減乘除,就是個位數(shù)上的計算都成問題。

    “鮑威,5加6第于多少?”

    “……一十二!”

    “張德培,你說一說?”

    “……不像是十……”

    “那你們兩說一下,我前天向你們借了五文錢,昨天又借了六文錢,今天一共要還你們多少文?”

    這個時候,兩人齊聲說:“十三文!”

    “……不算利息的?!?

    “當然還沒有算。”

    好吧,想要真正開始學習技術還是先從數(shù)學開始。

    事實上,也不至于這樣令人絕望,梅樂芝和吳迪兩個人的計算能力就非常不錯,當他們完全掌握了小九九表乃至大九九表以后,甚至還能慢慢地進行十位數(shù)的加減乘除,更讓人高興的是,他們還能主動幫助同學。

    足足花了一個星期后,這群學生都學會了運用十位數(shù)上的加減乘除方法。

    但是對錯問題,這個只能呵呵了,一大半人能及格了。

    他們三個人對此都保持樂觀態(tài)度,不樂觀也不行。

    天天學習計算數(shù)字是令人痛苦的,但是,教學經驗非富的張國安夫妻兩個有自己的辦法。

    張國安教授設法引導他們開始拓展訓練。

    沒有什么比不用干活,還能玩游戲,每個月還能有工錢掙,還有好吃的更能吸引人的了。

    大宋時期,不管是上層社會,還是下層社會,他們可以玩的游戲很多。

    如果說馬球是過于高檔的游戲的話,比如捶丸,也就是類似高爾夫,這個一般是女子和老人玩,再比如雞毛毽子,這個是小孩子玩的。

    還有擊鞠,這個就是全體成員都能玩的了。

    張國安教授看過那個球,發(fā)現(xiàn)就是類似那面世界的軟式排球。

    你想想,大多是豬泡子做的能有多重?它飛來飛去都是慢悠悠的……

    張國安教授設計了游戲場地。

    這場地用麻繩和木樁釘?shù)降叵氯Τ闪壮艘跃琶椎拈L方形,于中間設了一米五高的麻繩網。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县| 广平县| 藁城市| 麦盖提县| 晴隆县| 德令哈市| 崇义县| 南昌县| 临澧县| 杂多县| 新源县| 丰台区| 本溪市| 临沧市| 宾川县| 开封市| 利津县| 旌德县| 大同市| 海晏县| 岢岚县| 仪陇县| 新民市| 房产| 平凉市| 名山县| 永济市| 金昌市| 延边| 兴安县| 会昌县| 久治县| 汾西县| 邹城市| 阳城县| 攀枝花市| 龙江县| 定日县| 淮南市| 衡南县|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