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章 致富是要有手段的-《與南宋同行》


    第(3/3)頁

    所以,張國安請大家允許他帶著安靜參加,看看人要是年輕了以后,有沒有辦法來治療這個問題,大家立刻都同意了。

    大家都熟識她,她本身就是一個安靜卻又堅毅的女人。

    對于這個大宋,現在不管它是北宋還是南宋了,五個中年大叔決定采用嵌入式發展模式,要大膽地深入到廣大宋人群眾中去,堅決地走宋人群眾路線……他們做出這樣的安排也是有原因的。

    宋代之前,比如盛唐之時,政府是不允許人口自由遷徙的,“軍府之地,戶不可移;關輔之民,貫不可改”。

    那時人們平日要出個遠門,需要向戶籍所在地的官方申請一份通行證,稱為“過所”。經過關卡、城門或者向旅店投宿時,都要檢查“過所”,沒有“過所”而擅自出行者,抓起來治罪。

    不少武俠小說都是以盛唐為時代背景,但是那些牛逼的大俠們,要是想在盛唐時闖蕩江湖、行俠天下,那是相當麻煩的,首先你得申請到通行證,否則寸步難行。當然,他們也許比官府還厲害。

    宋代之后,比如明代初期,朱元璋建立了一個限制流動性的靜態社會:

    全國人民按不同職業登記成不同的戶籍,如民戶、匠戶、灶戶、軍戶,這些職業戶一經劃定,不得更改,世代相承。

    民戶被要求呆在戶籍所在地,種田納糧,不得游食四方。

    整個社會仿佛是凝固的。

    商民出趟遠門,也必須申請通行證,叫做“路引”,性質跟唐代的“過所”差不多。

    直到明代中晚期,隨著朱元璋體制的松懈,戶籍制度的人身控制逐漸松弛下來,社會才恢復了兩宋時期興起的流動性。

    五位中年大叔確認,只有這個宋朝,自始至終都沒有強硬限制社會的流動性。

    看來宋朝人出行,不再需要通行證,到哪里去,也是不要暫住證的。

    宋朝的城市是開放的,人們來去自由。

    這一點讓五個中年大叔很是欣賞,他們相信自己的偽裝能力,他們都當路人甲、乙、丙、丁、戊好多年了,被邊緣化都習慣了。

    五個中年大叔認真地研究過北宋汴京風情長卷《清明上河圖》,他們發現,汴京的城門真的完全是敞開的,并無一個士兵把守來盤查出入的行人,好像也沒有城管之類的,小混混或許有,但是對于這樣的人,他們可不怕,和這樣的人打交道都習慣了。

    從相關的史料上看,當時大量的農村人口可以自由地涌入城市謀生,如那些游方藝人,“村落百戲之人,拖兒帶女,就街坊橋巷,呈百戲伎藝,求覓鋪席、宅舍、錢酒之貲”。

    讓他們高興的是,在史料上從未查到他們需要申辦通行證、暫住證,更未見他們被城市驅逐出來。

    他們要是租住或購買住房,最多要當地的里正作個證。

    那個時候民工也是不少的,他們集體過去冒充一下,難度不大的。

    五位大叔還發現一件事情。

    在紹興二十一年,南宋政府下了一道詔令,要求臨安府根據居民戶等,給下等戶蠲免“和買役錢”,這個“和買役錢”就是向城市居民征收的一項稅收,比垃圾處置費能高一點,又比城市增容費低點。

    但是臨安府一經核算,覺得如果完全蠲免“和買役錢”,財政壓力很大,所以提出只減免剛取得臨安戶籍的新移民的稅負。

    結果,臨安府的土著居民鬧了意見,說這不公平,憑什么啊?!

    最后,朝廷采納一位官員的建議,“并與蠲免”臨安府土著與新移民的“和買役錢”。

    五位大叔一盤算,咱們不要求入這個大宋籍,但是當個民工之類的還是可以混下去的,只要是在大宋境內,他們可以實現無證行走而不怕被趕走……嵌入式發展完全可行!

    當然,這還是要做一系列的偽裝,別引宋人注目最好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皋兰县| 二连浩特市| 泗水县| 澄江县| 凤山县| 和林格尔县| 西乌珠穆沁旗| 交城县| 黄陵县| 金寨县| 鸡西市| 丰原市| 上饶市| 四平市| 鄂伦春自治旗| 东方市| 晋城| 武城县| 临夏县| 静乐县| 保康县| 榆中县| 措美县| 宿迁市| 申扎县| 巧家县| 内丘县| 怀宁县| 怀集县| 普兰县| 兴仁县| 延安市| 昂仁县| 陆川县| 获嘉县| 博兴县| 峡江县| 湖北省| 东光县| 天津市| 象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