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到了他們這個權威,嗅覺無比靈敏,朝廷拜薛強為北庭都護,分明是在釋放某種訊號。
薛家家大業大,橫跨雍并二州以及司隸之地,手握數萬部曲,換誰也不會放心。
“薛家絕無忤逆陛下之意,只是……家族龐雜,人心多變。”薛強之子薛辯千里迢迢從汾陰送信而來。
薛家亦稱三薛,乃是蜀國薛氏、河東薛氏、并州薛氏融合而成,在永嘉之亂時一同抵御胡人,而薛強雖是宗主,卻不能一言而決。
“你多慮了,朝廷不會忘記薛氏的功勞,陛下亦會妥善安置,薛氏非但不會衰弱,他日還能有一番大作為。”
別人的話薛辯或許還會懷疑,王猛與薛強乃是摯交,不會信口開河。
“若是如此,侄兒也就放心了。”
“切記,絕不可妄動,不然誰也救不了薛氏,一年之后,形勢自會明朗。”王猛叮囑幾句。
“侄兒知曉。”薛辯拱手而退。
一旁的蘇權道:“令君至廣陵已經二十余天,吳會豪強至今未有消息傳來,莫非要違抗詔令?”
“違抗詔令?他們有這個膽子嗎?”王猛笑道。
對付豪強他敢真的下手。
廣陵地緣環境極其優越,手上握著水軍,旬日之間便可直下吳會,豪強們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陛下對他們已經仁至義盡了,如此好事,還推三阻四,真當我大梁不敢動手么?屬下建議還須增加些壓力。”
蘇權追隨王猛多年,也學到了不少東西。
從一個單純的將領,變得足智多謀起來。
“如何施壓?”
“召集淮南諸地鎮軍,多備旌旗,多募集船只,江東自然震恐。”蘇權拱手道。
“你去安排吧。”王猛點點頭。
這么等下去不是辦法,必須給豪強們一點壓力。
雖然王猛有動手的決心,但驅趕吳會豪強南下,是國策,其他各地的士族豪強也在看著事態的發展,能不動用武力自然最好。
很快,廣陵便熱火朝天起來。
原本就是江海匯集之地,大梁朝廷重點經營此地,越發繁華。
幾日間,江口上就擠滿了戰艦,岸邊旌旗如云,各路鎮軍沿江下寨。
江東惶惶不可終日。
沒幾日,身為吳會豪強鰲頭的周止親至廣陵,拜見王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