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二十八把面發,貼花花。 這時候發面沒有好用又方便的酵母粉,普通的面提前幾天做好容易壞,只有發面不愛壞,于是二十八這天就做發面。 貼花花指的是貼對聯剪紙,紅色的紙貼在墻壁窗戶上,看起來喜慶極了。 越是臨近三十那天,小孩子越是高興,家里的好吃的,早已經勾起了他們的饞蟲,父母比較寵孩子的,還會給零花錢買小紅炮,在別的小朋友的圍觀下,用燒紅的樹枝點燃小紅炮,然后扔在地上,“啪”的一聲響,老得勁了。 二十九,蒸饅頭。 別人家的饅頭都上桌了,秦家卻沒有絲毫動靜,因為劉琴今年沒打算蒸饅頭,所以,她昨天也沒發面。 除開三十晚上那天包餃子所需要用到的白面,余下的,她全都包了起來,打算送她老娘那兒去,她牙口不好,腸胃也不好,白面是種好東西,有營養又不費牙,給她老人家送過去,正正好。 此時的劉琴已然忘記了,李春花只比她老娘小兩歲的事實,一個是辛苦了大半輩子的鄉下老太太,一個是一直在城里住著,家庭條件一向不差的城里老太太,后者的身體可比前者好多了。 只是劉母不愛動彈,特別是家里有客人的時候,就喜歡坐在桌子邊懶懶散散的嗑瓜子,這才給了劉琴一種她老娘病歪歪的感覺。 大年三十那天,秦家人起的都很遲,這大冬天,既不用上班,也不用上學,家里也沒啥活計,那誰愿意早起? 更何況,劉琴昨天晚上說了,年三十晚上家里要包餃子吃,好不容易吃頓好的,那當然得把肚子空出來裝好吃的,所以,早上那頓和中午那頓合并了,今天只吃兩頓飯。 中午十點多的時候,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起,碗里裝的是紅薯多米粒少的紅薯粥,至于少到什么程度?每個人碗里的米粒都是可以數的清的。 李春花踮著一只腳,動作別扭的從屋里出來,一看到桌上的飯食,那叫一個不滿,大過年的,就吃這? 昨天是大白菜燉土豆子,還放了點油,可今天直接就是水煮紅薯了,別說白面了,她連米都沒咋見過,這大過年的,怎么吃的比平時還不如了。 她在農村老家秦溝村的時候,過年吃的都比這好,這是糊弄誰呢! 她發現最近劉琴是越來越過分了,家里稍微有點好東西,全被她劃拉到手上,弄到娘家,送給親媽了,家里被她弄的,是頓頓吃糠咽菜喝稀粥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