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孫子比兒子重要-《大明第一貢生》
第(1/3)頁
謝遷生病,消息只在極小的范圍內傳播,京師中的閣老尚書除了張周之外,一概都不知。
謝家還在為謝丕考中進士而歡呼雀躍,畢竟謝家曾經也不是只有謝遷一個在朝為官的,至少他弟弟謝迪就是三年前的進士,且如今在朝混得也還可以,已是戶部主事。
但真正來謝家給道賀的人,卻少之又少。
也是因為謝遷的事,讓謝家的聲望一落千丈,謝丕這次考中進士之后,也想低調,沒有大排筵宴,更是沒有去發動親朋好友,他甚至做好了跟朝廷請調去濱海城的準備。
謝丕也算是個孝子,父親得罪,而他也不想置身事外,哪怕是當個小吏,去到濱海城,對他來說心里也能好受一些。
在他考中進士后的第六天,李東陽之子李兆先上門來訪。
謝丕才算是真正見識過第一個世家子弟,他也沒請李兆先吃飯,而是把李兆先叫到自己書房,把自己已經整理裝箱的書籍點了點,隨即打算送給李兆先。
“以中,你這是要作甚?考中進士,難道就要將圣賢之書束之高閣了?”李兆先還很不理解。
同為世家子弟,也是閣老家的孩子,李兆先在讀書的天賦上似乎也并不比謝丕差,在著書立做方面,他是比謝丕要強的。
但惟獨在應科舉這件事上,李兆先也心知,怎么都比不上這個“別人家的孩子”。
謝丕道:“書大多都是家父留下的,他讓我用功讀書,如今我完成課業,將來就算再要修學問,也打算去到家父身邊,聆聽他的教誨。我打算去濱海城,哪怕是辭官不做,能在家父身邊侍奉,也能求個心安。”
李兆先聞言嘆道:“你有如此孝義之心,相信謝閣老能欣慰。但你這么做也不是辦法,朝廷會給你安排官職,不是你想去何處就去何處的。”
“所以我做好了辭官的準備。”
謝丕在這件事上,似乎顯得很開明,考中進士是為了完成父親的心愿,而當官與否那就不是旁人所能決定的,我想不當官就能辭官。
李兆先坐下來,心下也有些迷茫,道:“其實我有與你同樣的想法,先前濱海城內招募有志之士,很多人都過去找到了出路,連國子監的同窗也有去的。可是我……”
“那你為何不去?”謝丕不解問道。
“唉!”李兆先道,“還不是因為家父?”
謝丕聽完之后,似乎也理解了李兆先的苦楚。
明明是有才華的,奈何父親給他的陰影太大,李東陽在朝中那么強勢,文人士子中又是天下讀書人楷模的存在,就算李兆先再用功,似乎也比不了父親的光彩。
于是乎,李兆先就自暴自棄,哪怕在外人看來,他是那么才華橫溢,卻只能甘心當個平庸之人,無法從科舉上謀求進入仕途。
現在就算是想實現一下個人抱負,去投奔濱海城做個小吏,都不得自由。
謝丕道:“有時候我也羨慕你,至少你家里一切都太平,不至于像我一樣。家父清廉正直,我不想讓他在那邊受辛苦。”
李兆先道:“所以你覺得,令尊的事,是不公平的嗎?”
“我沒有這么說。”謝丕無奈道,“朝局便是如此,孰是孰非,我也不想去計較,至少在我眼中,家父乃是完人。若是李兄你體諒的話,謝家在京中有什么事,希望你能幫襯一些。”
李兆先搖搖頭道:“我自身難保,何以來幫你?”
謝丕見李兆先不肯相助,也不勉強,甚至連話都不再說。
李兆先道:“你是有孝義之人,我希望在你的努力之下,令尊能早些回朝,至少也能回鄉頤養天年。如此才能讓你有更好的前途。”
謝丕還是不言語。
“家父那邊,我想替你說說,有時間去拜會。”李兆先想給謝丕鋪路。
在他看來,只要謝丕去拜見了李東陽,并且得到李東陽的認可,那以后謝丕在朝中就會前途無限。
謝丕道:“不必了。”
李兆先不解道:“難道你不應考館選?若你能考中,進入到翰林院,相信這才是令尊最大的心愿。”
殿試結束,雖然各甲進士已定,但還有一場考試,就是庶吉士考試,弘治十五年是正常庶吉士選拔的一年,當然這種選拔并非每次殿試之后都會舉行,至少謝丕這一屆,還是有機會的。
謝丕道:“我無心進翰林院,我也不求任何的官職,希望李兄你不要勉強我。最近幾日,我就會跟朝廷提請,調濱海城任差,那邊不是正需要人手嗎?如果他們覺得不需要,那我就以奉養家父為理由,辭官去到濱海城內,在家父身邊盡孝道。”
……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城县|
江都市|
麻栗坡县|
临武县|
漯河市|
石台县|
德令哈市|
且末县|
漳州市|
大厂|
嘉荫县|
陵水|
安福县|
荔波县|
宁河县|
东山县|
射阳县|
东光县|
宝应县|
大理市|
莫力|
扬中市|
清苑县|
安陆市|
廉江市|
德阳市|
巴南区|
稻城县|
会东县|
田阳县|
红安县|
建阳市|
呼图壁县|
兴海县|
久治县|
通城县|
勃利县|
康乐县|
隆回县|
门头沟区|
柯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