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狠人干狠事-《大明第一貢生》
第(1/3)頁
正月十六。
一早大臣們便又齊聚,這是在頭年臘月那次匆忙的朝議之后,大臣第一次有機會再見到皇帝,也是重新有機會在皇帝面前針砭時弊。
劉健和李東陽會面時,就一直在等佀鐘出現,找佀鐘說個明白。
但戶部那邊,卻沒有佀鐘的身影,佀鐘這次的稱病仍舊沒結束,大概佀鐘也意識到自己可能會成為眾矢之的,年后第一次朝議便選擇回避。
陸完作為戶部右侍郎,卻顯得很風光,一群人圍著他,有的看似是在跟陸完談及戶部中事,但在一些人看來,這就是一群蠅營狗茍的小人,是在巴結陸完,他們并沒有身為儒臣的原則……
眾人并沒有進得去奉天門。
皇帝沒來,最后只是由陳寬過來傳來:“諸位臣僚,先回了吧。陛下躬體仍有小恙,只能先延緩朝議之事,過幾天,待到耕藉時,陛下自會臨朝。”
大臣面面相覷。
本來以為朱祐樘身體已經痊愈了,一切能恢復舊制,趁著張周人不在京城,他們可以好好利用這段時間跟皇帝修復關系。
誰知……
林瀚走過去問道:“陛下龍體究竟如何?太醫院那邊……可有何說法?”
陳寬笑著道:“林部堂,有些話您不該問的。陛下最近都是在調養,并無大恙,還望諸位臣僚不要妄加猜測。”
……
……
眾大臣散去。
不同的官員,都要回各自的衙門,有零散湊到一起說什么的,但基本上也都逃不出一些細枝末葉的小事,在這種公開場合,倒是沒人會去談大事。
劉健、李東陽往內閣值房,與眾人所走的路不同。
程敏政早早借口往翰林院去,也不與他們同行。
“接下來,應該把張廷勉給調回來。”劉健道,“有他在,至少朝野中不會有人興風作浪。”
李東陽問道:“這是要制約上聽處那幾人?”
劉健瞥了李東陽一眼后,很自然點點頭。
李東陽道:“年前涉及到于喬那件事,讓本不該在朝中露臉的上聽處,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年后很多事的處置和決斷上,陛下都有意傾向于上聽處,也是該想辦法扼制其獨攬朝綱。但光是讓英國公回來,只怕不會有太大功效。”
“除此外,你還有良策?”劉健皺眉問道。
李東陽想了想,卻又搖搖頭,顯然想扼制皇帝所信任的衙門,這是很難的。
就好像他們也一直拿張周沒辦法一樣。
劉健看著遠處道:“還記得曾跟你說過的?”
“哪一件事?”李東陽一時似乎并不知劉健所指。
劉健道:“能制衡張秉寬的,或只有那些世代的王公貴胄,從言官參劾這條路上走,顯然已行不通,張秉寬與一般佞臣不同。”
“那倒是。”李東陽嘆道,“張秉寬最利害的一點,就是他會為朝廷做事,有時候做事的能力,令人不得不重視。奈何這也是他的缺點吧,任何時候,會做事的人,往往都不得好下場。”
“你說什么?”劉健瞄過去。
李東陽苦笑道:“直說罷了。難道這朝野中,不也正是會做事的,最容易得罪人?或如中堂你所言,那些王公貴胄是最容不下他的。可又有幾人有膽量與張秉寬相爭呢?一個深得陛下信任的權臣,哪怕有時顯得并無棱角,但也沒人敢碰,誰也不知那棱角是否會對自己展開……”
劉健沉默。
李東陽道:“即便我們想讓張廷勉回來,怕也并非易事,張廷勉銳氣不在,且還有其子孫的顧慮,就怕他回來之后,會再跟張秉寬沆瀣一氣。”
劉健繼續沉默。
“所以,我想的是……要不要……這件事由我們來做?”李東陽似乎已明白劉健的意圖。
之前二人曾商議過“物理鏟除”這條途徑的。
劉健擺擺手道:“你我文儒,不必想那些事,他們內部的斗爭,做到如何的份上,都是能理解的,唯獨我們自己做事,要恪守規矩。否則,少了個張秉寬,還有如今不少深得陛下信任之人,諸如王瓊、陸完之流,到那時又該如何應付?”
李東陽道:“也是,有張秉寬在,這些人倒也還安分守己。若是張秉寬不在,更難震懾他們。”
劉健道:“之前我們放任張秉寬,更多是誤以為他羽翼未豐,或是覺得,他從朝中六部很難找出盟友和黨羽。但未曾想,他從一些不起眼的官吏中,挑選出一些可造之才,成為他的左膀右臂。如今他羽翼豐滿,我們既然無法正面與他相抗,還是應以剪除他羽翼為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都县|
海宁市|
黔江区|
大关县|
田阳县|
安顺市|
兴业县|
呼和浩特市|
孟津县|
福海县|
师宗县|
和顺县|
泌阳县|
保德县|
金塔县|
蕉岭县|
迁安市|
宜州市|
浪卡子县|
镇原县|
桐庐县|
吐鲁番市|
左权县|
漯河市|
黔西县|
五寨县|
滦南县|
响水县|
辛集市|
南通市|
安阳县|
古浪县|
博湖县|
宝清县|
方山县|
松阳县|
诸城市|
定远县|
通榆县|
乐东|
武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