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的笑話-《大明第一貢生》
第(1/3)頁
皇帝病后第一次上朝,沒有持續太長時間便先離開,但大臣卻并未就此離去,他們還要在宮里處置一些朝務,并由皇帝派人監督。
文華殿內。
早就擺好了不少的案桌和軟墊,眾大臣可以坐下來處理和商討這些事務,有很多已經積壓很久的,三四個月和半年左右積壓的事務為常態,有很多事情大臣都以為皇帝給遺忘了,誰知道也只是留中不發。
李東陽過去跟戶部尚書佀鐘討論了很久,回來時沒人跟著,在場之人也刻意跟他保持距離,以便他能去跟劉健單獨商討事情。
李東陽將一份并不算是奏疏,只是陳報的書折,遞送到劉健面前,道:“去年內府增加白銀二百多萬兩,開銷達到一百二十六萬兩,也算是創了過去幾年之最。”
“哦?”
劉健對付內府的開銷一直不太清楚,聞言不由拿起來看過。
李東陽注解道:“半數以上是從海外帶回來的,具體是從何處掠回來的,外人并不知曉。倒是聽說開春之后再派船出海,還能帶回來不少。”
劉健臉上帶著幾分擔憂之色道:“白銀突然增加,只怕會帶來物價騰貴。”
雖然這時代還沒有一些經濟學的概念,但貨幣增發所帶來的通貨膨脹理論,在這些傳統文臣心中,也是有個大致輪廓的,作為治國之臣,如果連這基本的道理都不懂,那他劉健也不用混了。
“說來也奇怪。”李東陽道,“內府增加的開銷,除了基本的修造殿宇、道觀之用,剩下的都是用在軍需開支上,尤其是大批采購了軍糧,甚至還在西北收購了不少商賈開墾種植出來的糧食,但就算是這樣,今年冬天糧價仍舊維持在較低的水平,沒漲反倒是降了。”
“是嗎?”
劉健也不由皺眉。
雖然內閣大臣等于是沒有正式頭銜的宰相,處理的都是國事,但本身內閣大臣并不與普通百姓的生活直接掛鉤,關于市井糧價等事情,他們也只是聽別人講,并不會親自去查看。
李東陽又拿出一份,遞給劉健,劉健隨即也打開看過。
“這是東廠呈報的,北方各地糧食價格,從去年春荒之后的對比變化,各種作物的價格上面都有,就算不清楚幾分真幾分假,但跟戶部那邊問過,基本與實際情況沒有差別,而且秋糧之后總結的,去年也不算是風調雨順,各處鬧災荒的情況仍舊常見,但在賑災幅度上并未削減,但就是年底……府庫存糧還有所增加。”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狮市|
昭平县|
龙南县|
新泰市|
安图县|
张掖市|
齐河县|
扶风县|
肇源县|
长沙县|
和静县|
开原市|
威信县|
汉源县|
深州市|
昌邑市|
文昌市|
南涧|
金寨县|
全南县|
海宁市|
诸城市|
得荣县|
潜江市|
尤溪县|
曲沃县|
永吉县|
疏附县|
黄浦区|
永和县|
尼勒克县|
辽源市|
和政县|
于田县|
蓬安县|
当阳市|
德清县|
察雅县|
尉氏县|
丹凤县|
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