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早知今日,他何必當初呢?頭些年,他每次見到朕,都在糊弄朕,每次都顯得畢恭畢敬,但每次都讓朕對他無計可施,他就沒想過,他曾經(jīng)的地位,也只是朕一句話的事?」 朱佑樘提到張懋,似乎還有氣。 張懋對他可說是非常恭敬,但這種恭敬更多是在裝樣子。 皇帝就是沒法動京營的軍權(quán),這是一種復(fù)雜背景所決定的,便在于整個都督府的人都推崇張懋。 不是說張懋多有聲望,而是張懋已經(jīng)「控制大局」,如果皇帝要把張懋給撤換,算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沒人敢接不說,就算真的有人接了,軍中上下都是張懋的人,繼任者也沒法把軍權(quán)鞏固。 反倒皇帝要擔心張懋可能有不良企圖,倒不是說張懋會謀反,或許張懋會給制造麻煩,讓京營上下亂成一鍋粥,給韃靼人來犯創(chuàng)造條件呢? 所以之前皇帝無論對張懋有多大的意見,都只能保留,任由張懋在朝堂上裝腔作勢。 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 有張周在,皇帝完全可以不用顧念張懋什么聲望不聲望的,論軍中的名聲和地位,張周這個后來者明顯是爬到張懋頭頂上了,就一個研武堂,就近乎全是張周的人。 皇帝有了撤換張懋的先決條件。 但即便如此,朱佑樘還是要小心翼翼,生怕做事太直接,讓軍中剩下起了反噬。 所以朱佑樘也不會同意張懋的直接請辭,那代表著君臣和睦關(guān)系的破裂,而是選擇讓張懋去西北領(lǐng)兵,把位置暫時給騰出來。 蕭敬在旁一邊研墨,一邊小心翼翼問道:「陛下您看,英國公前去西北,那京師的軍務(wù)之事,應(yīng)當交給誰呢?」 朱佑樘道:「你們是不是以為,朕要把這一切都交給 秉寬?」 蕭敬急忙道:「奴婢不敢亂想。」 「無妨。」朱佑樘道,「先前朕已經(jīng)派人去將懋仁給叫回來,京師周邊的軍務(wù),暫時不由一人來擔當,而是分給不同人,幾營的人馬,可以由兵部來協(xié)調(diào),而各營日常的操練等事,其實本來就由各營地的將領(lǐng)自行來負責,不是嗎?」 「是。」 蕭敬聽了之后,心里在打怵。 他不由往一旁懂得軍政之事的韋彬身上瞅一眼。 皇帝明顯已經(jīng)不想再設(shè)立提督京營勛臣的職位,張懋很可能是最后一任提督京營的勛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