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倒張同盟-《大明第一貢生》
第(1/3)頁
張周回京前日。
吏部衙門內,謝遷作為內閣特使,過來與即將卸任的吏部尚書屠滽商議當年在京官員的京察考核結果。
開始時所談的還算正常,后面由屠滽從懷里拿出一張紙,遞到了謝遷面前。
“這是?”謝遷沒有貿然打開,他不知道屠滽給他這張紙有何用意,要提前問清楚。
屠滽道:“這是六部現任堂官,以及吏部及各衙門公廨內所談論,年底之前所做更變的人選。因未有經過廷議,并不作數,其中不少也只是有備選的方案。于喬,你看看。”
謝遷皺眉,這才打開。
一張紙羅列了不少人,為首的是目前六部加都察院的堂官。
吏部尚書屠滽,左侍郎林瀚,右侍郎韓文。
禮部尚書徐瓊,左侍郎傅瀚,右侍郎張升。
兵部尚書馬文升,左侍郎張周,右侍郎熊翀。
刑部尚書白昂,左侍郎屠勛,右侍郎何鑒。
戶部尚書周經,左侍郎許進,右侍郎李孟旸。
工部尚書徐貫,左侍郎曾鑒,右侍郎史琳。
都察院左都御史閔珪,右都御史佀鐘。
謝遷道:“給我列這些看,有何意義?”
屠滽嘆道:“外間議論,要更迭的六部尚書人選,才是正題。”
謝遷往后看,但見吏部尚書一覽,外間猜測最多的,卻是之前被徐瓊擠壓到南京當尚書,如今尚為南京兵部尚書的倪岳。
戶部尚書則是佀鐘。
工部尚書是曾鑒。
刑部尚書是閔珪。
兵部尚書仍舊是馬文升。
禮部尚書是林瀚。
左都御史則是戴珊。
“哼。”謝遷輕蔑一笑,“如果朝中尚書之職可以如此安排的話,那還要廷議何用?為何六部尚書都變了,唯獨兵部尚書未動?”
屠滽問道:“難道于喬你不覺得,只有馬負圖仍在兵部尚書任上,才能壓得住那位嗎?”
所謂的“那位”,自然說的就是張周。
這點謝遷也很清楚。
如果馬文升退了,或者是調為吏部尚書之類的,那空出來的兵部尚書似乎只有讓張周往上頂這一條途徑,皇帝會議遼東平女真功勞,再給張周加官到尚書,而兵部本身就是張周為首新貴的“重災區”。
“陛下不會同意的。”謝遷將眼前這份草擬好的名單,近乎是丟在桌上。
屠滽問道:“那是因為沒有器重于張秉寬?還是說在某些地方,未能按照陛下的設想去安排?”
謝遷面色沉寂,半晌后才說道:“先說陛下對張秉寬的調用,非要以馬負圖來壓著他?難道就不能選擇別的途徑,諸如將他調去南京?再或者,繼續讓他督撫于西北各處?這京師的官缺,并不是為他所準備的。”
“于喬,你再看看這個……”
屠滽聽到謝遷的話,相當于是內閣對張周未來仕途的一種規劃,這才把第二份東西拿出來。
謝遷這次沒客氣,直接打開,看完之后面色大變:“你們……”
赫然是一份聯名參劾張周的奏疏。
言辭激烈,近乎是一份“倒張檄文”。
屠滽一臉坦然之色道:“老朽馬上要離開這朝堂,也就無所顧慮,臨走之前還能為朝廷做點事情,哪怕是發出一點聲音,也算是盡到臣道了。”
謝遷著惱道:“別的時候不說,非要等今年,到今時今日,才要發出聲音?你覺得陛下能聽得進去?”
屠滽道:“換了過去這二年,所有人都在等閣部幾位閣老帶頭,將張秉寬的崛起給壓制住,一直到去年中,張秉寬考中進士之后,屢屢在外為官,而少有干涉朝中之事,對于朝中各官員來說,都是在等,可等到現在,內閣遲遲不出手,那也只能是下面的官員自行來發起了。”
“哼!”
謝遷很生氣。
屠滽的話,分明是在怪責內閣鐵三角對張周的壓制力不夠,讓張周在朝中快速竄升,以至于超出了控制。
謝遷道:“所以現在朝中上下,是怕今年這批老人下去之后,新冒頭的人無法阻擋張秉寬的權勢滔天,想趁機將他壓下去?”
“嗯。”屠滽倒也沒隱藏,直接點頭了,“如今我們這些老的,都沒能壓得住他,難道你指望名單中那些如今尚且不過是侍郎、都御史的,未來能對張秉寬的圣寵產生影響嗎?張秉寬之危害,遠大于李廣,到如今卻無人敢觸碰,這才是大明朝的悲哀。”
“成功不了的……”謝遷一臉煩躁之色。
內閣之中,他謝遷本身就是抵抗張周的急先鋒,但這兩年經歷下來,連他謝遷都覺得硬抗不是什么好計策。
但好像下面的人卻并不這么認為。
屠滽道:“換了以往,或許成功的機會不大,但這次朝野上下近乎是眾志成城,無論是六部五寺,以及翰林院、都察院等大大小小的衙門,近乎每個人都會在這份聯名中署名。更何況……”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江县|
台州市|
永丰县|
文登市|
曲靖市|
镇雄县|
竹山县|
合肥市|
扎赉特旗|
密云县|
邵阳县|
和顺县|
获嘉县|
喀喇沁旗|
砚山县|
河津市|
怀宁县|
海丰县|
府谷县|
石台县|
桃园县|
响水县|
长乐市|
巴南区|
离岛区|
余姚市|
舞阳县|
马鞍山市|
胶南市|
丹江口市|
盐亭县|
文昌市|
延津县|
齐河县|
武穴市|
阜平县|
怀仁县|
罗城|
德江县|
遂昌县|
三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