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遼東用兵-《大明第一貢生》
第(3/3)頁
張永苦笑道:“所謂的公事公辦,就是以首級定功勞,誰的首級算誰的。”
“嘩啦!”
張鶴齡隨手將一個茶杯在地上摔得粉碎,怒喝道:“他們這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本侯的姐夫都沒說這么定功,他們居然就敢這么亂來?”
陸完道:“此非亂來,是有先例可循的。”
“狗屁先例!難道說,我們辛辛苦苦,最后功勞都歸了別人?姓唐的呢?這兩天怎不見他?他不是代表姐夫和張周的嗎?人呢?”
張鶴齡比誰都氣憤。
陸完和張永可以不在意軍功,但他張鶴齡還夸下海口,說是要以此戰來得國公的爵位。
這是要當昌國公。
本來事也很順利,但就是橫空殺出一群薊州的人馬,看樣子要把他的軍功給搶走,換了別人也沒什么大辦法,但他背景如此雄厚,豈能吃虧?
從來都是別人吃虧,幾時有我張某人吃虧的份兒?
陸完道:“唐御史已經奉命,前去出使朝鮮了。”
“這……啥?”張鶴齡一臉懵逼。
張永也很好奇道:“不是讓他來厘定軍功的嗎?他怎么還……出使了?”
陸完本想說什么,但看了看一邊沒腦子的張鶴齡,他想明言也只能先忍住,他道:“是為賜封朝鮮國王世子身份而去的,乃受朝鮮國王所請。”
“這貨……等我見了他,看我怎么收拾他!”
張鶴齡覺得自己認識唐寅,要教訓唐寅更容易。
陸完道:“就算現在軍功還理算不清楚,但目前朝中的意思,是要一碼歸一碼,首功不算,軍功還是要定的。”
“啥首功軍功的?”張鶴齡一臉羞惱。
張永解釋道:“首功就是以首級算功勞,而軍功則是以大局定功勞,就算首功是薊州那邊的,但軍功我們可比他們更大,只要陛下和萊國公肯點頭,那就算有首功的,也只是給他們封賞點銀子,但我們這邊可就不同了。”
張鶴齡不解問道:“之前不是說什么一功無二賞嗎?”
陸完笑道:“壽寧侯放心好了,先前一戰,薊州人馬為了爭搶功勞,錯失戰機,此事本官早已上奏朝廷,陛下和萊國公不可能坐視不理的。”
“那就好!弄死丫的……搶我們的功勞,罪大惡極!本侯吃酒去了,回見!”
張鶴齡一邊罵罵咧咧,一邊離開。
……
……
“陸中丞,您是不是有什么話要說?”張永心明眼亮,他看出一些端倪,在張鶴齡走之后,他便上前問詢。
陸完道:“萊國公的意思,讓我們出兵建州衛。”
“這……要出兵?”
張永指了指外面,“天寒地凍的,這時候出兵,將士們可是能受得了?”
陸完笑了笑道:“用的都是遼東本地的將士,如今無論是冬衣還是輜重,都很齊備,唐寅先前來時,還給帶來了一批重炮,無論是摧城拔寨,還是正面交鋒,我軍都不在話下。”
“以何名義?”張永對于打仗倒是不抵觸。
對他而言,打仗就是軍功。
別看他是太監,看起來升賞的空間不大,但他可是有弟弟和子侄的。
歷史上,他的弟弟張富為泰安伯,他的另一個弟弟張容則是安定伯,二人都是因為張永的軍功而得封,也都是正德五年得爵,正德十六年嘉靖帝登基之后除封。
如今他的弟弟和子侄雖然還沒爵位,但已經有了錦衣衛指揮僉事、千戶等寄祿官的受封。
張永打仗多都只是跟著將士出去走一圈,也沒有沖殺在前線,所以他也不介意再多打幾場。
陸完道:“是朝鮮去年派使臣前去賀萬壽圣節,順帶提出要出兵建州衛,陛下當時未做任何回復,如今趁著遼東駐軍時,出兵協應。”
“原來如此。”張永道,“那就是以朝鮮的士兵為先是吧?”
“可以如此理解。”
陸完笑了笑道:“陛下的意思,讓朝鮮國的人馬先行,待他們正式跟大明求援之后,大明再出兵往援,到時……兩方合圍建州衛。不過也要厘定好次序,大明為宗主,朝鮮國不能進寸土。”
“這……戰果如何最重要吧?”張永道,“打女真的話,應該也不用大費周章。”
在張永眼中,還是瞧不起建州衛等女真部族。
陸完道:“此為萊國公授意,得陛下親旨,我等要執行此戰,還是應當在機密中進行,提前調兵遣將,又不能令女真部族提前察覺。而且要防止朝鮮背信棄義。”
“他們有那膽子?”張永也瞧不起朝鮮。
“呵呵。”
陸完在笑著。
張永一年下來,有張周提供協助,打了那么多勝仗,在陸完看來,這位從未有實際帶兵經驗的太監,心也都飄了。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多县|
土默特右旗|
兰溪市|
志丹县|
乐亭县|
夏河县|
唐河县|
庆安县|
页游|
南涧|
治县。|
明水县|
屯昌县|
丰原市|
莎车县|
溆浦县|
和平区|
墨脱县|
内乡县|
眉山市|
大同县|
宜宾市|
南木林县|
政和县|
陇南市|
常山县|
三亚市|
田阳县|
株洲市|
定日县|
通渭县|
衡阳市|
安陆市|
东丰县|
洱源县|
陆丰市|
万盛区|
汉寿县|
西畴县|
象州县|
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