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信你的眼光-《大明第一貢生》
第(3/3)頁
韋彬問道:“張先生,不知您對遼東總兵官之事,可有好的人選推薦?”
先前皇帝也問過這問題,張周沒正面回答,大概的意思是……這種用武勛的事,還是要皇帝親自來決定,至于用誰不用誰……我連朱鳳、張家兄弟這樣的草包都能帶上正途,還怕陛下您所用的人沒能力?
重點不在于如何用兵,而再于如何決策,還有他聽不聽陛下的,換言之就是聽不聽我的。
張周道:“不知韋公公對此有何想法?”
“沒……不敢。”韋彬當然不能不識相。
張周嘆道:“其實目前遼東的情況,以在下看來倒也沒什么不妥,只是韃靼小王子突襲朵顏三衛,令我大明遼東形勢驟緊。再者是朝鮮和建州女真之間也是蠢蠢欲動,遼東又關乎到未來大明的國運……”
“怎么講?”韋彬面帶不解。
張周搖頭:“說不清楚,但大抵,未來大明的強敵,或就出在遼東。”
“哦。”
韋彬似有所思。
作為經營遼東那群人背后的首腦,韋彬對于遼東形勢還是有所了解的……相比于九邊其他地方的形勢,遼東的地利位置太過于復雜,就在于那邊藩屬國眾多,而且一些部族跟大明的關系也很復雜。
越是復雜的地方越容易出幺蛾子,韋彬大概就明白,其實張周也是想把遼東復雜的形勢變得簡單化。
眼看到宮門,張周笑道:“如果韋公公有什么想法,也盡管對我說,沒什么好回避的。”
既然韋彬在遼東的權力扎根很深,就算把鎮守太監、巡撫和總兵官一次都給換成他的人,想要把遼東局勢安穩下來,一切都按照他張周的預想走,那也需要有韋彬的配合。
這就是官場。
不能一棍子打死。
韋彬笑道:“咱家怎敢干涉您的決定?您用誰都好,咱家愿意幫張先生,還望張先生以后多多提點。”
這算是個簡單的和頭酒。
但張周也能看出來,韋彬其實是不情不愿的,畢竟遼東那么大的利益,軍政體系,近乎可以由巡撫衙門一人說了算,下面所有的軍需調度和屯田等,近乎都不用跟朝中六部做直接的溝通,這種權力……想直接讓他放手,也不容易。
既然想不開,那就慢慢想,反正張周也不是親自去遼東,一切都還有商議和轉圜的余地。
……
……
“陛下,張先生回府去了,明日一早……是否讓他上朝呢?”蕭敬沒有親自去送張周,還顯得很可惜。
現在司禮監這幾位也都看出來,想要地位穩,就要跟張周搞好關系。
朝中閣臣和六部尚書、左都御史很穩固,但他們司禮監很可能要經歷一次換血,戴義因為老邁昏聵,最近總被皇帝斥責,下一個上位掌印的人是誰,也要各憑本事。
本來蕭敬也覺得自己是不二人選,但因為皇帝要平衡韋彬跟張周的關系,遼東的權力給了張周,很可能也會給韋彬一點補償。
朱祐樘道:“他千里迢迢回京,回到家中,怎也要跟妻兒老小多團聚一下,明日便不用他上朝了。”
蕭敬趕緊道:“陛下,先前沒跟張先生說,是否還要派人去通知一聲?”
“嗯。”朱祐樘點頭。
先前說得太高興,沒去注意來日早朝的事情。
現在皇帝就要稍微頭疼一下了……張周回來,他說好是給張周兵部左侍郎,但現在兵部左侍郎并沒有出缺,那如何安置王宗彝,并以此獲得朝中大臣的支持,這就需要看他這個皇帝的本事。
“陛下,太子那邊……”
蕭敬又提醒了一句。
這是說,太子到現在還在禁足的狀態,雖然不是一直被關小黑屋,但連東宮的門都不允許出,平時甚至都不過來見皇帝和皇后。
朱祐樘道:“馬上到他生日,朕就先放過他。另外秉寬先把身邊的事處置好,回頭再去給太子授課!”
“是。”
蕭敬這么做,其實也多是在為太子爭取,也是為了自己能在太子面前留個好印象。
“秉寬回朝了,先前賜的,他跟林家小女的婚事,是否也該完成了?”朱祐樘突然想到這一茬。
“是。”蕭敬道。
朱祐樘笑著道:“正好,該辦辦喜事,待他成婚時,朕還準備親自去參加。有他在,不但邊地將領皆都歸服,連朝中文臣一邊……也有德高望重者可為朕所用。”
蕭敬在想。
這滿朝文武不都是陛下您的臣子?何至于如此說呢?
朱祐樘道:“年前,這朝中尚書之職,也是該調整一番。這兩年都沒什么變化,朝中如死水一潭,也該引入活水。”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滕州市|
张家川|
攀枝花市|
荃湾区|
元阳县|
福泉市|
原平市|
灵武市|
莱州市|
永年县|
金湖县|
上林县|
安康市|
土默特左旗|
皮山县|
和平县|
三门峡市|
弥渡县|
交口县|
丰宁|
班戈县|
南昌县|
太仆寺旗|
信阳市|
巴彦县|
海林市|
巴中市|
肇源县|
胶州市|
镇巴县|
应用必备|
邛崃市|
西畴县|
米脂县|
南郑县|
剑川县|
永城市|
柘城县|
柘荣县|
徐闻县|
临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