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七十章 以戰代練-《大明第一貢生》


    第(1/3)頁

    張周沒有局限于要“搜套”、“剿套”。

    他要幫朱祐樘實現的,是跟韃靼正面一戰,至于這一戰是發生在河套地區,再或是哪里,其實不重要。

    張周要打的,也并不是什么火篩部,再或是朵顏三衛這些,他要打的是達延部本部,直擊達延汗,只有這樣才能打出大明的威望來。

    李東陽聽出張周的意圖,他當眾陳述這么做的弊端,道:“從宣府出兵,出塞之后地勢險要,不利于兵馬長途跋涉,草原各部族中又以張家口堡等處為缺口,出兵后容易陷入重圍。并不足取。”

    在大明,宣府在西北相對而言已經屬于“后方”,宣府是貯藏西北軍糧物資的重鎮,這里距離京師近,相對而言防備也比較完善。

    在宣府之外,本屬于火篩蒙郭勒津部的放牧區域,屬于蒙古右翼的土地,本身朵顏等部往西放牧,也會往這邊靠近,這里在草原上既屬于“三不管”,也屬于各部族爭鋒之地,這里因為沒有耕種屯田的價值,大明一向也不會以此來謀劃出塞作戰的戰略。

    在火篩本部與達延汗準備展開大戰之前,蒙郭勒津部已西遷,往河套地區靠近,所以現在這里出塞,基本屬于繞道于火篩部的屁股后面,等于是要跟達延部東西夾擊火篩本部。

    以李東陽的意思,從這里出兵之后,人家蒙郭勒津部和達延部很可能會一致對外,聯合其余的部族,在地勢不利于大明騎兵和步兵發揮的區域,對大明軍隊展開圍攻。

    想繞道敵后,卻很容易陷入重圍。

    張周道:“從延綏出兵山長水遠補給不足,從偏關出兵地勢不佳內窄而外寬,從宣府出兵則地勢起伏不定,難以長途奔襲……那意思是說,未來還是固守在關塞之內,河套之地也放任不管,才是正道。是這意思嗎?”

    李東陽知道張周是在跟他辯論,他道:“出兵與否,本就在商談中,不必馬上做決斷。”

    朱祐樘則力挺張周道:“出兵剿套,是朕的意思,符合大明如今西北的局勢。諸位卿家之前曾說,西北防務之重,在于令偏關安穩,如今偏關已無礙,何以還要耽擱出兵呢?”

    防守不成問題,還不談出兵,在皇帝看來,不是朕沒本事,而是你們這群大臣前怕狼后怕虎。

    兵部左侍郎王宗彝再走出來質疑道:“先前剿套之戰,屢屢要出兵數萬甚至十萬之眾,勞民傷財,韃靼騎兵往往避我大明主力不戰,趁機襲擾于他處,如此也未能長久治理河套之地。若貿然出兵,只怕會適得其反。”

    張周道:“以王侍郎之意,因為剿滅盜寇困難,所以就放任盜寇在家門口作亂?只有他們襲擾家門的時候,再做抵御?”

    朱祐樘不想再聽這么掰扯。

    他用堅定的口吻道:“宣府出兵之議,朕贊同。便以此商議,十天之內拿出切實之方案,諸位卿家不必再爭。”

    定了出兵,還聽從張周的,要從宣府出兵。

    大臣自然心懷不滿。

    但有張周先前幾戰的功勞,大臣又知現在皇帝對張周無比寵信,他們有意見提不出,所能想到的,自然還是在朝議結束之后,一群御史言官聯名上奏去反對出兵之舉。

    “戶部郎中王瓊,于偏關一戰居功至偉,擢為戶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巡撫偏關及周邊之地。”

    朱祐樘當即對此戰中有決策功勞的王瓊做了封賞。

    戶部右侍郎的兼職,近乎可以跟秦纮這個宣大總制的級別一樣,不過王瓊始終還只是偏關巡撫,而偏關在大明戰略上的意義更側重于軍事防守,并不涉及到府庫糧草治理等事。

    ……

    ……

    朝議結束。

    本來是商討王瓊和朱鳳等人的功勛,結果到中段完全偏離方向,探討起是否應該出兵,以及從哪出兵的問題。

    張周所代表皇帝的利益,跟文官追求的西北安穩的政策相悖,結果就是最后以皇帝的威嚴定下西北要出兵,但似乎這并不能得到文官的全面支持。

    連張周都知道,要是出兵,有了功勞會被文官打壓,有了過錯也會被放大。

    文官會利用他們手上治國的權力,盡可能給帶兵出征之人設檻找麻煩,這也是明朝中葉以后文臣治國最大的弊端,那就是政治腐敗導致的軍隊制度僵化,兵馬實戰訓練嚴重不足,最后淪為只能守邊不能打硬仗的預備役。

    朝議結束之后,張周再被叫到了乾清宮。

    朱祐樘坐下來之后,臉色也沒多惱火,大概他過去當十二年皇帝,跟大臣之間在西北問題上扯皮太多,已經有點麻木。

    “秉寬,若是朕讓你去宣府帶兵出擊,你是否有信心?”

    朱祐樘現在不敢把出兵的事假手于人。

    如果說先前他還指望王越和秦纮他們,現在他明白,只有張周在戰略上才能理解他的意思,也只有張周才是完全站在皇帝立場上,至于文官……更接近于職業政客,只保證所謂“大局安穩”,不會想著去給皇帝建功立業,也不會想著去為大明邊軍做點什么。

    安定時代文官所推崇的“中庸”,會把時代的一切事務往“不作為”方向推進。

    張周道:“陛下,臣倒是有信心,但需要時間來籌備。敢問陛下能給多少兵馬呢?”

    既然談到要出兵,張周就需要商量點切實可行的。

    如果只給他個萬八千的人馬,張周自然知道這不行,但要是給張周三五萬兵馬……就意味著要從宣府周邊乃至整個九邊抽調兵馬,文官會輕易同意?到時難免又要扯皮推諉。

    朱祐樘嘆道:“朕也知道,若是要放開手腳去應戰,無論是兵馬調度,再或是糧草輜重,勢必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哪怕朝中文武大臣支持,西北各處也未必能協調妥當,更何況……朝中大臣本就多有異議,不會全力配合。”

    張周點頭。

    皇帝的話,等于是說出明朝中葉之后西北無作為的大問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新县| 吴忠市| 公主岭市| 麦盖提县| 徐水县| 宜宾县| 闻喜县| 竹山县| 岚皋县| 镇赉县| 万载县| 美姑县| 工布江达县| 加查县| 苍溪县| 营山县| 彭阳县| 芦山县| 红原县| 开平市| 阆中市| 郁南县| 新泰市| 越西县| 随州市| 元江| 乐业县| 怀来县| 叙永县| 托克逊县| 延寿县| 余干县| 儋州市| 白水县| 通海县| 盐池县| 凤冈县| 自治县| 普宁市| 长汀县| 赣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