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城南正陽門外,張周的一處工坊內。 張周穿著寬大的工作服,手上帶著厚重的手套,正在指揮工人干活,而蕭敬則是臨時圍了個圍裙,非說要進來幫忙,可當蕭敬看到里面是燒玻璃的地方,而紅通通的玻璃水好像瞬間就能把自己的手給燙沒了的樣子,他就不敢再提什么幫忙。 “蕭公公,等我忙完這一爐,這就隨你入宮。” 蕭敬來找張周,目的是通知張周入宮的。 來日張周就要分撥到翰林院當史館修撰,提前一日,張周要把平板玻璃的事先落實一下。 既是為了方便接下來成批量造玻璃鏡,也是為給皇宮制造一批窗玻璃,這也是張周跟朱祐樘提過,朱祐樘點明想要采購的東西。 一件新物品好不好,看有沒有資格當貢品就知道了,反正現在朱祐樘父子倆對張周的那些發明也很上心,但凡是新物品基本都先拿給他們看,用也會先用到宮里去。 …… 隨著大塊的鐵板拼合,以夾層的方式,通過拉扯將玻璃水帶出來,然后以冷水快速冷卻。 一整塊的玻璃就這么造好。 雖然次品率仍舊很高,但基本已能滿足批量制造玻璃的需要。 模塊化還是需要提高,張周看了之后,對于鐵板的精度還不是很滿意,等指揮把幾塊玻璃都造好,他也不再管這些尚未完全冷卻的半成品,改而帶著蕭敬到了隔壁的倉房。 “張先生,就是以此物……做窗戶嗎?”蕭敬只是有聽說。 但他還是不確定。 琉璃這東西,以往多都被當作寶石或者工藝品,像張周這樣大批量燒制出來代替窗戶紙……蕭敬覺得還是不太能理解。 張周點頭:“平常人家自然是用不起,但皇宮嘛,用就用點好東西。窗明幾凈的,讓陛下和太子處理朝事和學習的時候,心情是否也好些呢?” “這……您還真是有忠君之心。” 蕭敬都不知道該怎么稱贊張周。 你有點好東西都往皇宮里送……我就不說你是想套取經費來繼續搞伱這些稀奇古怪的研究了,反正陛下和太子喜歡,你就看著造。 張周帶蕭敬到已經成型的窗戶框架旁參觀,上面已裝訂好了玻璃,因為都是皇宮訂購的,在花紋雕刻等方面,可不是普通的木架子隨便拼接而成,玻璃也是直接夾在兩片窗戶棱之間,不用釘子進行加固。 “這就是成品了。” 張周讓兩名工人扶起來一片窗葉,展現給蕭敬看。 蕭敬湊過去摸了摸,問道:“這樣就不透風了?” 張周笑道:“琉璃的縫隙還是會有風透進來,不過比之一般紙糊的窗戶好很多,更重要的是光線可以更多透射進屋子。” “是,是。”蕭敬看著很喜歡。 當有了蕭敬這個身份地位之后,也知道追求一些高品質的生活。 蕭敬此時心里也在琢磨。 沒想到聽起來很不靠譜,但看上去卻如此精致,要是等皇宮換完之后,應該也找這位張先生采購一套回去……真是能做到窗明幾凈啊。 …… …… 當天天氣很不錯,陽光明媚,農歷三月下旬,氣溫回暖,正是花團錦簇春意盎然之時,也正適合游園賞花。 皇宮。 宮后苑內。 朱祐樘一家正在自家御花園內賞春景,石桌石凳太涼,太監早就給搬了寬大的桌子過來,不但朱祐樘、張皇后夫妻在,連朱厚照和朱秀榮兩個孩子也在。 就在一家人賞春景時。 張周則在“干活”。 準確說,是在看勘探皇宮的風水,即便他多次跟皇帝提過自己不懂這個,奈何皇帝就是要求個心安,非讓他去到處看看有哪里不對的地方,如此一來也讓皇宮上下緊張了半天。 誰都怕張周看出什么不好的東西,以至于蕭敬和楊鵬等人都跟張周打了招呼,說是見到哪個地方有腌臜角落的,只管跟他們提一句,他們會讓人整改云云。 結果張周也只是在宮后苑走了一圈,就回到了朱祐樘面前。 “秉寬,怎樣?”朱祐樘抬起頭,笑望著張周。 張周拱手正要回話,朱祐樘抬手道:“坐下來說。” 張周回頭看了看桌子對面的一家四口。 張皇后在用一種不冷不淡的目光凝視著他,而朱厚照和朱秀榮兄妹倆正在爭奶茶喝:“……你的都灑了,別碰我的。” “挺好的。” 張周這才坐下來。 開玩笑。 大明皇宮的風水好壞,還用他來看? 要說這座皇宮可能會給大明帶來什么,最關鍵的大概就是六年以后你這個皇帝要嗝屁吧。 張周早就想過,這事還是不能跟皇帝說,據說是朱祐樘的死是醫療事故,但具體是什么原因不到節骨眼上是不知道的,而且有他的存在,或許朱祐樘的劫難來得早晚都是有可能的,因為他身邊人所產生的蝴蝶效應是最大的,朱祐樘也算是其中一個。 現在朱祐樘的身體,就比歷史上好了很多,這點張周就發現了。 “別爭了。”朱祐樘正要跟張周說什么,發現兒子又有點沒當哥哥的樣子,瞪了兒子一眼,拿起自己的奶茶,讓太監遞給朱秀榮,“朕喝過了。太子,正經坐著,聽你張先生說話。” “是她……哦。” 朱厚照本還想爭論一番,但看到父親和張周看向他的目光都帶著嚴厲之色,他也就應一聲不回答了。 “咯咯咯……” 朱秀榮又跟只小母雞一樣,享受起父親給她的奶茶。 朱祐樘道:“秉寬,朕最近一直覺得心緒不寧,你可知是何原因?會不會有何不干凈的東西,在皇宮上下縈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