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這屆年誼很強-《大明第一貢生》
第(1/3)頁
答題時間到。
對別人來說,這題目是第一次見,但對于張周來說,這題目他在心中早就推演了無數遍。
甚至本屆殿試的一些范文,出自于狀元倫文敘、王守仁等文章,他都了然于胸,可他并不需要去借助這些人的論點和文辭來為自己的文章添彩。
這種文章,其實是張周最不想寫的。
因為從社會進步學的角度來說,“禮樂之治”是個假大空的命題,近乎于百姓要自己吃飽肚子,而統治者則要求百姓就算是餓死也不能壞了禮教。
統治者的要求,超過了黎民生存的需求,一切就不再是為社會的安定和進步而服務,只為“馭民”服務,這就會導致統治者以為百姓想要的,跟百姓真正想要的相沖突,當社會安定時,這種所謂的禮教可以維持,可當社會不安定百姓連飯都吃不飽時,禮教給百姓帶來的沖擊會更大。
統治者在安定時看到的禮樂之治有多昌盛,動亂時所見到的禮崩樂壞就有多殘酷。
壓制人性所帶來的反噬,是任何統治者都要面對的難題。
張周突然又覺得,自己卻好像是“魯二人”,成了推崇封建禮教儒生眼中的異類。
這就涉及到是“以集體利益為本”,還是“以人文本”的問題。
禮樂之治,明顯就是壓制個體需求,來達到集體利益關系的平衡,從社會進步學角度來說,這是一種倒退;只有以個人利益為本,滿足個體利益需求之后再來談集體利益,才是社會的進步。
這大概就跟管子所說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一個道理。
張周的論述,就必須要有時代進步的影子,也要涵蓋統治者的利益,其實他所要論述的,仍舊是富民后再講禮法。
陛下您不是說自己想了半天沒想明白嗎?
現在就告訴你,禮不是憑空而成的,光靠約束是達不到禮教目的的,只有讓你的子民衣食飯飽之后,他們才會守禮。
你想得到,就要先付出。
……
……
當天的天氣還是不錯的。
只是到中午時,開始刮風,風也不大,考試的試卷都是至少用五六層宣紙壓制的,非常厚實。
但草稿紙就有點薄了。
張周幾次用鎮紙將自己桌上的紙張壓好,而當天皇帝就沒走,一直坐在那監考,大概他也很想知道,平時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談近乎能通鬼神的張周,在科場上是怎樣的狀態。
好像只看張周提筆寫文章,都是一種享受。
“陛下,該用膳了。”戴義本以為皇帝早早就會回乾清宮,但等他到乾清宮沒見到人,才知道皇帝還在監考。
等他過來時,卻發現皇帝仍舊在饒有興致望著張周。
皇帝偶爾也會看看別人,但多半都是掃一圈,目光又落回來。
“不急。”朱祐樘道,“朕今天想在這里多坐坐。”
“陛下,皇后娘娘還請您過去……”戴義補充一句。
朱祐樘絲毫不為所動,冷冷道:“朕要親試天下諸貢生,是國事重要,還是家事重要?”
戴義只能低頭立在一邊,卻也偷瞄張周一眼。
卻見張周也抬起頭,正在看著他。
“嗯?”
戴義有些驚訝。
雖然距離有點遠,但這會考生不應該忙著答題,還有心思抬頭看的?
朱祐樘指了指道:“秉寬的文章是不是寫完了?”
戴義沒法回答。
他剛來,絲毫不知情況。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山县|
绥芬河市|
南溪县|
东海县|
革吉县|
商都县|
徐水县|
本溪市|
景洪市|
报价|
远安县|
平遥县|
慈溪市|
饶河县|
高雄县|
施秉县|
西华县|
靖远县|
开阳县|
黄冈市|
浏阳市|
庆城县|
石首市|
平乐县|
保靖县|
上高县|
子洲县|
万宁市|
万荣县|
格尔木市|
江孜县|
浏阳市|
淄博市|
宜良县|
长武县|
田林县|
抚州市|
吉木乃县|
凯里市|
黄浦区|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