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斗的公雞-《大明第一貢生》


    第(1/3)頁

    由朱祐樘出面為張周做主,等于說現在誰再想拿鬻題來牽連張周,就要受到嚴格的審查。

    張周本來就沒跟誰見過面,也沒談過什么試題,誰會冒著被詔獄折磨的風險,來污蔑他?

    似乎整件事,他真就可以脫身事外。

    華昶被錦衣衛(wèi)帶下去。

    張周仍舊立在奉天殿當中,似乎等朱祐樘給他安排個地兒,或者是找人帶他離開。

    太常寺卿李溫走出來道:“陛下,若以言官奏事,而要下獄問責,只怕會令言官有事而不奏,民有屈而不得申,是為閉塞言路。還請陛下寬釋華昶,再行派人查明事情原委。”

    目前大明的太常寺卿有兩位,一個是掌太常寺事的李溫,還有一個是目前只有個太常寺卿的名頭,并于弘治十七年以道士身份做到禮部尚書兼太常寺卿,掌太常寺事的崔志端。

    從成化帝到弘治帝,對道士的推崇是與日俱增。

    用道士治國,聽起來很扯淡,但在弘治朝是正當時。

    當然太常寺作為大明一個特殊的衙門,奇葩的用人很多,也是傳奉官的重災區(qū),欽天監(jiān)正吳昊是太常寺少卿,也并非正途科舉出身,大概正因如此,進士出身的李溫會對張周的意見更大一些。

    說不定張周以舉人或道士身份入朝,就給拔擢個太常寺卿之類的。

    而皇帝對張周的信任,可比崔志端強太多。

    朱祐樘道:“攻訐禮部會試,卻連人證物證都沒有,言官以風聞奏事,不當先勘驗清楚?”

    李溫遲疑了一下,還是縮著頭退回到臣班內。

    “諸位卿家,你們對于張周涉及鬻題,還有什么要說的嗎?若以后無實質證據,誰再惡語中傷,朕也不會再客氣,民間士子也不得例外。”

    朱祐樘還是發(fā)了狠。

    他就是要讓張周跟這件事撇清關系,就算是用一點非常規(guī)的手段,也在所不惜。

    在場的文臣雖然也惱恨于皇帝對張周的偏袒,但也如皇帝所說的,他們并沒有證據,就算心懷不滿也只能先忍著。

    很多人也在想,法不責眾,如果那些士子文人就是要議論,陛下您還有什么招不成?

    朱祐樘又道:“先前有關治療痘瘡疫病,還有預言清寧宮災,一手炮制威武天火藥,相助王威寧西北取得功勛之事,朕一直都還未公之于眾。趁著今日張卿家在朝堂上,朕便著令草擬詔書,將此事公告于天下!”

    大臣們這下只剩下大眼瞪小眼了。

    剛才還在想,皇帝用什么方法能平息外間對張周的議論。

    但如果皇帝把張周先前所做的事,一并都公之于眾的話……外面的士子也會知曉這是個惹不起的人物……

    嚴令之下誰還敢隨便惡語中傷?

    朱祐樘這近乎就是在告知天下人,張周根本不需要用什么鬻題的方式去取得功名,以他的功勞,朕怎么用他都不為過,還稀罕個進士的功名?你們終于知道他為何敢跟唐寅說,這次他考不中進士就不再考了吧?因為沒必要再考了。

    “朕先前還讓國子監(jiān),做了舉貢的推選,張卿家以舉貢推選的頭名,以備敘用,若是他本科會試不錄,朕便以其為舉貢,任命為翰林院檢討,此事朕已跟劉閣老他們商議完畢,諸位卿家也不必于朝堂再行議定。”

    朱祐樘又說出個讓在場文臣崩潰的消息。

    他們似乎終于知道,為什么皇帝不相信張周會參與鬻題。

    是真的沒必要。

    張周不中進士,就算只是個舉人,皇帝都能給他安排個中了進士、遴選為庶吉士、考滿三年留館之后,才能委命的職位。

    那還有什么必要作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原| 平和县| 万山特区| 蕉岭县| 襄汾县| 新余市| 永和县| 乾安县| 雷山县| 宁德市| 余庆县| 读书| 芜湖县| 武平县| 安宁市| 称多县| 屯门区| 游戏| 永登县| 静宁县| 福州市| 海丰县| 来安县| 阜南县| 神池县| 马关县| 惠安县| 新邵县| 晋宁县| 壤塘县| 讷河市| 上高县| 道孚县| 辽源市| 武清区| 九龙县| 永寿县| 安宁市| 信宜市| 庆云县| 无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