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二章 殿前議事-《大明第一貢生》


    第(2/3)頁

    “這是……”

    “回陛下,這是臣所畫的草圖,是用炭筆畫的,有不盡不詳的地方,還望陛下海涵。”

    張周當然不會用這時代所慣用的方式去畫建筑圖,雖然他不是什么工科教授,但基礎的立體幾何圖形他還是能畫出來的。

    “具體參照的,是蕭公公先前給臣的一份清寧宮及周邊殿宇草圖,臣適當做了一些修改。地基方位什么的,都不會有大的更動。”

    朱祐樘看了之后由衷道:“雖然朕不太能看懂,但覺得你是用心的,很好。這些線是什么?”

    朱祐樘指了指本來殿閣中好像沒有的東西。

    張周因為不在皇帝身邊,也不知道皇帝在說什么。

    朱祐樘招招手道:“別坐著了,過來給朕看看。”

    “是,陛下。”

    張周也不顧忌,直接走到皇帝的案桌前,從反方向看了看圖紙。

    旁邊幾位太監看得都有點心驚,這位張解元跟皇帝的相處方式,愈發親密,也愈發像是一家人,他們心里反而有些酸溜溜的。

    張周道:“哦,陛下說的這個,是臣加上去的,名叫暖氣,原理是以銅管串聯起來,穿插于殿閣內的各處,以水來灌注其中,而將一頭連接鍋爐,用以燒水,如此便可以在不用于殿閣內生明火的情況下,就能取暖,還不用走地下的火腔,安全性能保障,不動龍脈風水。”

    張周所說的,就是最簡單的家用暖氣原理,在后世普通人聽來最簡單不過的東西,但在朱祐樘聽來,就像聽天書一般。

    “如此真的可行?”朱祐樘面帶不解。

    張周笑道:“是可行的,本來臣打算用鐵管,但可惜鐵管容易生銹,而銅管就沒這麻煩,只是在造價上會略高。”

    “嗯。”朱祐樘仔細看了一下張周在圖紙下的備注,認同張周的說法,“預算是一千兩,價格的確是不低。總體造價是多少?”

    這個問題,就不由張周來回答。

    蕭敬回道:“回陛下,按照張解元所畫的圖紙,找工部的人大概核算過成本,基本上……需要十二萬兩。”

    “十二萬兩……嗯。”

    朱祐樘若有所思點點頭,大概這個數字對他來說,有點不太能接受。

    張周道:“臣想到了減少開支的方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吧。”朱祐樘提起興趣。

    張周侃侃而談道:“臣算過,如果按照本來工部采購的價格,就算役夫方面不花費錢財,但口糧也需保證,難以節流。臣想來,若是以競標的方式,讓城中能提供材料的人,自行報價,再選取其中價低質優的,便可以形成有效的競爭,那時將會大幅降低成本。”

    大明修筑宮殿,材料是需要朝廷采購,而人力調用則一直是為人所詬病的“京營占役”。

    即以京師軍營中兵士,來為皇家修筑建筑和園林等,除了提供基本口糧,基本就是用免費的勞動力,雖然占役的問題一直為言官所勸阻,但明孝宗既想節省又想修道觀、宮殿等,自然占著不肯放。

    在京營當兵,可不是什么好事。

    日常訓練都保證不了,天天去當工匠去修房子……一般人誰受得了?

    “競標?”

    朱祐樘對這些名詞都覺得很新鮮。

    蕭敬先前已聽張周提及過,他道:“回陛下,張解元的意思,就是多找幾家供貨,以形成競爭,降低成本。”

    “原來如此。”朱祐樘點頭,好像省錢對他來說很重要,“但這樣,材質能保證嗎?還有秉寬,你先前不是提過,所選的材料,一定要符合天機?”

    張周道:“臣所說的天機,更多在木料、石料的長度和質地上,要更加致密和堅硬,要最大程度經受得起天雷地火。質地松的木料容易老化,也更容易被水火蟲蛀所侵蝕,在材質的長度和寬度上也會有詳細的要求。”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麟游县| 嘉黎县| 澄迈县| 漾濞| 沾益县| 舟山市| 宁德市| 庄浪县| 涡阳县| 射洪县| 马边| 寻乌县| 山东省| 丰顺县| 台南县| 那曲县| 榆中县| 湾仔区| 探索| 靖边县| 日喀则市| 上犹县| 图们市| 广昌县| 本溪| 卢龙县| 通海县| 济宁市| 天祝| 夹江县| 延吉市| 鄯善县| 萍乡市| 琼中| 济源市| 文水县| 闻喜县| 普安县| 临漳县| 台山市| 铜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