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唐寅道:“誰知道,這背后是否有高人給他指點呢?” “這……” 徐經(jīng)登時無言。 朱輔帶兵從河套北上,從結(jié)果來導向,這是撿了大便宜。 但最初沒人覺得他走河套是什么明智之舉,反倒覺得他很愚蠢。 到現(xiàn)在……他白撿了便宜,就會有人想,這是不是張周在背后給他指點? 總的來說就是,因為張周是有神機妙算在身的,以至于他人打了敗仗,一定是自己本事不行。 而當他們打了勝仗之后,都會覺得,這是張周在千里之外運籌帷幄的結(jié)果,不然的話……憑朱輔的本事,他憑什么可以白撿這么大的功勞? 這也是西北軍中上下的“通病”,那就是有功勞,一定要想著,這是朝中那位張尚書、蔡國公在背后指點,就連得到功勞的朱輔和他的麾下之人,也都是這么認為的。 如此還能讓他們有信心,能取得下一場的勝利…… 這朝中事就是如此奇妙,以至于連張周自己很多時候都沒覺得,他如今是這么重要,會讓西北將士無時無刻不在掛念他,甚至有什么功勞都記得把最大的一份算在他頭上。 徐經(jīng)道:“蔡國公為何沒有指點我們?伯虎,要是這功勞落在我們身上,就說你……三邊總制的位子也該穩(wěn)了吧?我也能多混一點軍功,說起來……我也不求其他,至少讓我先混個一官半職,不是那種不值一提的小吏,而是能在西北立足……” 唐寅嘆道:“會有機會的。以目前看來,我們分兵進入草原,韃靼人已經(jīng)無法招架于我們,他們的主力只能躲避和掩藏,而他們中很多部族也看出來,他們已無法與我們正面交戰(zhàn),接下來就是……步步蠶食他們。最后再將他們吞噬……” 徐經(jīng)笑道:“好,能見證這一切,也是我的榮幸。三年之前,我怎么都不會想到,那場科舉,會改變我們這些人。生逢如此盛世,真乃我的榮幸啊。” …… …… 幾家歡喜幾家愁。 朱輔自己走了一路孤軍,但因為他本身走的是河套,東邊有朱鳳,西邊還有張銳唐寅等幾路人馬,甚至寧夏還有馬中錫的出兵。 再加上他行軍遲滯,導致他屬于是……被各路人馬推著往前走。 當他這邊取得戰(zhàn)場上的成果,并打算匯報給朝廷時,他這邊分散出去傳信的斥候,也就不偏不倚把消息傳到了其他幾路人馬營中。 而當馬儀得知朱輔撿了這么個大便宜之后,內(nèi)心的妒忌……顯然是可以讓他極為不甘的。 因為此時馬儀和張銳這路人馬,其實就在朱輔這路人馬正北方大概一百四十多里,等于說他們行進更快,且占據(jù)了地理位置上的優(yōu)勢,且隨時都要殺到官山,能爭取到第一線的勝利。 結(jié)果后方傳來消息,說是朱輔得了便宜。 他們內(nèi)心能好受? “小公爺,這算什么?咱沖殺在前,他比我們早出發(fā)兩日,路還沒我們走得快,及這么一路人馬,居然在背后等著撿現(xiàn)成的?”馬儀跑到張銳那邊去訴苦。 張銳道:“我們一路走來,都沒發(fā)現(xiàn)韃靼人的蹤影,成國公剛過黃河就有這般運氣……看來……” 馬儀嘆道:“我也聽說,這成國公對張尚書可是巴結(jié)至深,送禮狠下血本,還有那安邊侯從中斡旋。這……就怕咱再怎么努力,還不如他這個有靠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