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歷史遺忘的角落》
第(1/3)頁
第二章 關隴軍事貴族集團
東魏年年進攻西魏,雖屢次受挫,可宇文泰心里清楚,東魏畢竟國力占優,今天打你一下,明天打你一下,消耗下去,西魏也吃不消。
當務之急,是要開拓兵源,擴充軍隊,提高士氣,增強戰斗力。
宇文泰的初始部隊組成有三:
1.起家的部隊,就是老上司賀拔岳的以武川兵戶為骨干的軍團。賀拔岳被受高歡挑撥的侯莫陳悅殺掉后,宇文泰率領武川兵擊敗了侯莫陳悅,并成為這支軍團的首領。這支部隊不過數千人。
2.擊敗侯莫陳悅后,侯莫陳悅的大將兼姻親李弼率一萬人來歸降。宇文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接收李弼并委以重任。李弼有個著名的重孫,是隋末群雄之一,瓦崗軍的后期領袖,叫李密。
3.孝武帝元修被高敖曹追殺逃入關中投奔宇文泰時,帶來了一支由鮮卑族人組成的北魏禁軍近萬人。有禁軍萬人,還需投奔臣子,充分證明野戰部隊和禁軍的區別,一個是刀頭舔血淬煉出來的,一個是養尊處優花拳繡腿的,戰斗力天壤之別。
不管怎么說,有人就行,戰斗力不行可以通過嚴酷的訓練來提高。宇文泰這三部分合起來,約有三萬人,分別由十二個將軍率領。
沙苑之役后,宇文泰又通過收編降軍等,兵力逐漸增多。到542年3月,正式建立六軍。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中國人為何喜歡稱軍隊為六軍?
《周禮.夏官.序官》: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左傳.襄公十四年》:周為六軍,諸侯之大者,三軍可也。
可見,春秋時期,君主設六軍,不過一萬五千人,相當于集團軍軍長;大諸侯國設三軍,7500人,中型諸侯國設二軍,5000人,不過是個師長之類;小國只能設一軍,2500人,也不過是個加強團的團長。
宇文泰建軍,合周禮治六軍之意,帶有濃厚的漢文化色彩。
宇文泰又對軍隊統轄系統進行改革,形式上采取鮮卑舊日的八部之制,立八柱國,十二大將軍,二十四個開府,四十八個儀同。
這是又借用氏族部落的血緣紐帶來組織府兵,使官兵之間蒙上了一層宗族的親密色彩,以加固將領和士兵間的結合,帶有濃厚的鮮卑色彩。
以上可見,宇文泰建軍及對軍隊的改革思路和做法,與他漢化鮮卑人的雙重身份是相符的。
我們再來看看西魏的八柱國、十二大將軍。
柱國,為春秋戰國時楚國所設立,意為軍隊的高級統帥,漢朝時取消,宇文泰再興西魏時又重新設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清县|
张家界市|
越西县|
高邮市|
洪湖市|
丽江市|
故城县|
和林格尔县|
河津市|
方山县|
婺源县|
鲁山县|
偃师市|
襄汾县|
黔西|
泰顺县|
清水河县|
康保县|
金塔县|
格尔木市|
宜城市|
龙井市|
方山县|
常宁市|
榆社县|
宜宾县|
且末县|
翁源县|
论坛|
静海县|
邵武市|
盐边县|
宝山区|
蒙阴县|
蓬安县|
南宫市|
务川|
徐水县|
上虞市|
桓仁|
壶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