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陵水學堂-《亂世巨梟》
第(2/3)頁
自己對他們征收的稅收已經(jīng)是十稅抽四,比大夏現(xiàn)在征收的賦稅還要多出一成。
他們面對如此高額的賦稅非但沒有感覺自己被殘酷剝削,還要感謝自己給了他們活命的機會。
其實蕭九不知道的是,在陵水縣之外,這些百姓除了要面臨朝廷的官稅之外,還要承擔大量的租金。
眼前這些災(zāi)民大多都是赤貧農(nóng)戶,就算有地的也只是很少一部分,更多的需要依附地主借租耕種。
當他們借租時起,他們的身份隨之變成佃農(nóng),除了朝廷的稅收之外還要將土地收獲大部分交給地主。
倒不是沒人想過開墾荒田,只是這些缺衣少食的農(nóng)人連一日三餐都無法保證,又哪里有力氣去毀林開荒呢?
一連數(shù)十日,源源不斷的災(zāi)民涌入陵水縣境內(nèi),其余一些形單影只的災(zāi)民也隨著大部隊向南繼續(xù)流竄。
隨著小崗村外災(zāi)民的離去,蕭九算是有驚無險的化解了這場危機。
粗略估計了一下新接納的這批災(zāi)民人數(shù),大約在兩萬左右。
這些人里除了婦女孩子,男人的人數(shù)只占了不到一萬人。
五十歲以上的老人則是屈指可數(shù),因為大多已經(jīng)死在了逃荒的路上。
大夏朝沒有禁足的習慣,這批災(zāi)民里的男人婦女都是很好的勞動力。
而剩下那些半大點的孩子,蕭九心里升起了別樣的想法。
他準備在陵水縣城內(nèi)集中興辦一處新式學堂,教授他們文字以及前世一些科學常識。
雖然這些孩子短時間內(nèi)不能給蕭九帶來任何的利益,但是他們的身上承載著未來和希望。
這個時代,讀書認字屬于有錢人的奢侈行為。
像是些庶民子弟,也只有通過考取功名才能實現(xiàn)自身階級的跨越。
自從穿越以來,蕭九其實也就認識兩百來個常用的文字用于書寫信件。
可蕭九知道,若是一個政權(quán)或者團體全都是些民智未開的粗人,單靠自己是無法治理一個地區(qū)的。
現(xiàn)在他的陵水縣除了向郡府繳納的稅收,基本處于自治的狀態(tài)。
這些像白紙一樣的少年將是他最好的畫板和最忠實的根基。
學堂除了向他們傳授知識以外,蕭九還打算采取那種斯巴達式的末位淘汰制度。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谷城县|
恭城|
江永县|
六枝特区|
澄城县|
平安县|
三江|
水富县|
郁南县|
进贤县|
青浦区|
视频|
天峻县|
松潘县|
东乡县|
蒙城县|
哈巴河县|
涪陵区|
苏尼特右旗|
德惠市|
中超|
沐川县|
朝阳市|
白河县|
永仁县|
永吉县|
仪征市|
兴业县|
河北区|
三明市|
元谋县|
博湖县|
丹阳市|
丹东市|
漳浦县|
如东县|
内黄县|
施甸县|
城步|
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