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她習慣了喝幸運咖啡。 當她進入到外賣平臺幸運咖啡的商鋪頁面時,驚訝的發現,前幾天說要推出的新品,竟然在平臺上線了! 并且排在第一位,打著“新品特賣”的標簽。 商品標簽上寫著“醬香拿鐵”! 圖片下面的文字描述為:敘州佳釀、幸運咖啡聯名款。 詳情頁里面還標明了酒精含量。 “這……咖啡刺客?”這是謝倩的第一反應。 敘州佳釀之前還出過品牌冰淇淋,賣酒的竟然做雪糕,而且價格還不便宜。 現在敘州佳釀又來做咖啡了? 所以她的第一反應是這咖啡很貴!! 但看到價格的時候! 她驚訝了。 因為39.9的價格被劃掉了!! 售賣價格只要19.9! “要不要嘗一下?”謝倩在心中猶豫。 之前的敘州佳釀雪糕刺客她買來吃過,結果有些失望,因為和普通的雪糕沒多大差別,真的被刺客了一下……嗯,這“醬香拿鐵”比普通咖啡還便宜,先買一杯吧。 嘗嘗。 謝倩下單后便開始備課了。 老師的工作每天就是上課、批改作業、備課、開會……最近幾年學校的會越來越多了,謝倩有些厭煩。 她當初的理想是教書育人。 但真進入了這個系統才發現,事情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除了教學工作,還有其他一堆的麻煩事。 有時候謝倩覺得, 教學已經不是她的工作重心了。 應付這些麻煩事才是。 拋開雜念,趕緊備課,下午還有個班主任會,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開完,她得趕在開會之前盡可能完成一些工作才行。 學生早自習下課,她點的外賣也到了。 謝倩每天都要喝咖啡,同辦公室的老師都見怪不怪了,但今天“醬香拿鐵”四個字太顯眼了!! 而且外賣包裝袋也和往常不一樣。 上面也寫著顯眼的醬香拿鐵。 隔壁桌的一位男老師見到“醬香拿鐵”,好奇問道:“這是什么口味的咖啡?” 謝倩:“幸運咖啡的新品啊。” 男老師:“新品就是這個?” 謝倩:“嗯?” 男老師拿過去看了看,“我去!!還是和敘州佳釀聯名的!!酒味咖啡?” 男老師看到了配料表中寫有酒精含量。 男老師這句“酒味咖啡”聲音有點大了,吸引了其他幾位老師的注意,老師們紛紛好奇看過來。 “什么酒味咖啡?” “幸運咖啡的新品啊!!和敘州佳釀聯名。” “真的假的?我看看。” “還真是啊!!謝老師,你嘗嘗好不好喝?” “嗯,挺好喝的。” “有酒味啊。” “很淡很香,和其他咖啡的口味不太一樣。” “我也點一杯。” “幫我一起點了,我發紅包給你。” 辦公室里的年輕老師們都紛紛開始組團點“醬香拿鐵”。 而此時, 京海各大幸運咖啡的線下門店,陸陸續續已經有人客人來買咖啡。 門店門口已經陳列出了展架,展架上掛著新品“醬香拿鐵”新品上市的海報。 “醬香拿鐵?” “和敘州佳釀聯名的啊?我去!!” “竟然是酒味咖啡!” “一定要嘗嘗。” “幸運咖啡這是又要開辟新賽道了啊。” “哈哈哈我就想知道喝酒味咖啡會不會醉。” 新品上市,并且還是“別出心裁”,推出市面上從未有過的的那酒味咖啡,太新奇了。 加上價格不貴。 客人們都很愿意嘗試購買。 幸運咖啡并沒有做任何引導,讓人買咖啡發微訊圈子什么的。 但幾乎每個客人, 在拿到“醬香拿鐵”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嘗咖啡,而是拿出手機,拍個照,發個圈子。 這屬于消費者行為學、消費心理學的范疇。 分享、展示、炫耀…… 一時間消費者們成了免費的宣傳推廣員,通過他們的圈子,發布醬香拿鐵的相關內容。 被他們的朋友、同事們看到。 “驚呆!!今天早上買咖啡,發現幸運咖啡真的推出了新品,醬香拿鐵~~~”下方配圖醬香拿鐵的照片。 “幸運咖啡開始賣酒了?”【醬香拿鐵照片】 “它是想讓我喝醉還是想讓我提神?”【醬香拿鐵照片】 “既提神又微醺?不知道喝了之后上班是啥狀態。”【醬香拿鐵照片】 “這聯名款可以的!幸運咖啡這營銷太絕了。”【醬香拿鐵照片】 很快人們的微訊圈子就被“醬香拿鐵”刷屏了。 出于“好奇心”、“獵奇心”和“分享欲”,很多看到圈子的人也都去買醬香拿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