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晉時期文官官職等級摘錄-《五胡明月》
第(3/3)頁
中書令(秘書令):
魏國始設,為中書省長官,掌機密,為事實上的宰相。
尚書:
原為少府屬官,秩六百石,全國政務共分六曹(有時為五曹,有時為七曹)打理,一個尚書分管一曹,為后來的六部雛形。
黃門侍郎:
黃門即宮門,黃門侍郎為任職于宮門之內的官員,內朝官之一,負責侍從皇帝,傳達詔命。級別不高,卻是距離皇帝最近的官員。
散騎常侍:
曹魏時將漢朝的散騎與常侍二官合在一起,始置此官,負責在皇帝左右規諫過失,以備顧問。
散騎侍郎:
曹魏時與散騎常侍一起設置,職位略低于散騎常侍。
五官中郎將:
光祿勛的助手,協助光祿勛舉察郎官,位略低于九卿,與侍中同級。曹丕曾以五官中郎將之職掌副丞相事,位高權重。三國時不再設此官。
御史中丞:
原為御史大夫的助手。無御史大夫這一官職的時候,以御史中丞行使御史大夫的職權。
將作大匠:
負責修建宗廟、宮室、道路、園林、水土、植樹。秩二千石,位在九卿之下、侍中之上。
博士:
專管經學傳授。
城門校尉:
負責掌管京師十二所城門。秩“比二千石”。
中書舍人:
中書省屬官,曹魏始置,負責傳宣詔命。
五兵尚書:
曹魏始置五兵尚書,為兵部尚書的前身。五兵指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
度支尚書(戶部):
吳國始置戶部。與此同時,魏文帝設度支尚書寺,掌管全國財賦的統計和支調。后周時更名為民部尚書,唐時避李世民諱,改為戶部尚書。
左民尚書:
曹魏始置,主修繕功作之事,隋朝時改為工部尚書。
吏部尚書(大尚書):
曹魏時始置吏部尚書,負責官員選拔任免。魏晉尚書分曹治事,吏部尚書為首曹,故吏部尚書又稱大尚書。
祠部尚書:
曹魏時始置,掌禮制。后周時更名為禮部。
屯田都尉:
三國時魏、吳所設官名,負責屯田以給人牛之資。梁習曾任此職。
水衡都尉:
西漢時以此官掌上林苑,東漢將其并入少府,不復有此官職。曹魏時復此官職,主天下水軍舟船器械。
典曹都尉:
蜀置。劉備定蜀,較鹽鐵之利而設鹽府校尉,并置典曹都尉以屬之,掌供繼軍糧。
西園八校尉:
漢朝末年,為鎮壓黃巾起義,以西園八校尉統領漢朝的中央軍隊。蹇碩為上軍校尉、袁紹為中軍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夏牟為左校尉、淳于瓊為右校尉。
東觀令:
東觀原為東漢宮名,為宮中藏書之處。三國吳置東觀令,職司董理經籍,掌修國史。
本書首發來自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光山县|
进贤县|
叶城县|
司法|
江门市|
烟台市|
铁力市|
兴和县|
东乡族自治县|
舟曲县|
恭城|
张家界市|
阳新县|
富裕县|
焉耆|
平泉县|
文山县|
安远县|
盐津县|
台江县|
富裕县|
新化县|
中阳县|
枝江市|
汤阴县|
辰溪县|
新津县|
天气|
平潭县|
景泰县|
巩义市|
合山市|
平江县|
原阳县|
广元市|
长沙县|
扎兰屯市|
锡林郭勒盟|
江源县|
尼木县|
郴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