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趙武搖搖頭:“用不了一萬人,可能最多只有七千人,但我們糧食的消耗可能比三萬人還要多,因為這七千人,每人要配備兩匹馬。” 趙武的話立刻引起了小領主們的注意,如今趙武百戰百勝的名聲已經深入人心了,在棘蒲之戰中,代人用人海戰術都沒能踏進趙武的營寨,連續三天的森林大火都沒能逼退趙武半步,所以晉國國內對自己的元帥,信心高度膨脹。 趙武這話等于戰功,在場的小領主們雖然來自各國,但有便宜不放過的通性都存在,稍稍停頓一下后,他們不敢跟趙武直接交涉,便圍攏在侯晉周圍,沖侯晉遞眼色:“如果開春動手的話,我領內能出五十名武士。” “十名!”又有一位小領主伸著巴掌來回反復了一下:“我出的武士數量少,但可以提供一百名輜重人員。” 身后一片竊竊私語,侯晉用目光示意兒子接過這活兒,自己緊隨在趙武身后,繼續說:“三公子多會兒回來?我聽說他帶的侍從去迎接莒國國君?” 趙武點點頭:“孩子大了,總要學會處理一點政務。” 侯晉暗自翻了個白眼:還政務呢,分明是三公子貪玩,領著一群人打獵去了,這也叫政務? “‘以海為田’之后,我們要‘以海為路’。棘蒲之戰結束后,我軍戰馬損失比較多,冬天了,又不能從本國運送戰馬回來,我要求你的商船沿海邊駛向齊國,盡量從齊國購買戰馬。” 侯晉搖搖頭:“主上,這項任務可遠比捕鯨艱巨——我們的船隊曾經駛向齊國,但齊國的海邊非常荒涼,齊國人沒有學會用石塊建造堅固的石屋的技術,他們的房子多數是木屋或者茅草屋,而海邊每年都有一個月時間狂風不止,大風讓人站不住腳,離海稍近一點的屋子,屋頂會被海風吹去。 所以,齊國境內海邊很少有人居住。我們的船隊好不容易靠岸,向內陸走一天都發現不了人煙……根本無法與齊人交易。” 侯晉說的是每年的臺風季節,因為臺風季節的大風,這時候,大多數中國人都不會選擇在海邊居住。 “哦,怪不得齊國容忍了越國人在瑯琊建造城市……那么,他們會不會繼續容忍我們晉人,沿海修建城堡呢?你的漁民捕魚,萬一被風浪吹散,總要在附近尋找幾個補給點吧,我允許你去齊國臨海地區,修建定居點。” 稍停,趙武別有意味的說:“你有好幾個兒子,小兒子總要出來謀生的,如果小兒子在外面開辟了領地,我不吝嗇封土的賞賜。” 侯晉精神一振:“那么,我就需要更多的石灰配額,如今光是建海邊碼頭與鹽場,我的石灰都不夠,請主上多給我們分配一點石灰。” “明年吧,明年我們將派出人手,在代國尋找新的礦點,以便就近支援你們的開發……” 接下來,趙武在海邊度過了一個獨特的新年,為了討好自己的大領主,當地的小領主們竭力去海中搜羅各種奇珍異寶,搜羅出來的各種海產品,許多連他們自己都不認識,等呈現給趙武之后,趙武卻能馬上說出它的名稱,并琢磨出相應的吃法。 陪伴趙武過年的東津領主們這次可算開了眼界,形狀各異的海產品被琢磨出各種花樣,采用各種烹飪方法制作出千余種美味,以至于這個新年,在多年后仍讓人念念不忘,他們最喜歡說的是:“光是每盤子嘗一口,最后都能撐的讓人抬出去,可算長見識了。” 隨即,新年過后,海邊冒出各種各樣的餐館,每個餐館都號稱掌握了兩三樣招牌菜,這些餐館遍布東津所有的大街小巷,據說,挨個餐館吃一頓,嘗遍了此處的菜肴,需要花整整一年的時間。 新年過后,海產品的銷售旺盛起來,船夫們迸發出高漲的積極性,現在他們漁網里任何物品都不是無用之物,送到岸上,雖然價錢不一,但都能賣出點錢來。 正月初五,莒國國君在這樣的氣氛下抵達東津,他進門的時候,正聽到趙武跟侯晉閑聊:“你說你每年都記錄這里的氣候,這種細心的態度很不錯,但方法錯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