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軍隊再多也不夠使-《春秋小領主》
第(3/3)頁
最后唯一剩下的那個卿位,趙武放出去任士大夫們爭奪——那場爭奪戰最后的勝利者,居然是被趙武發配到中山國的贏氏本家,即在下宮之亂時安然躲過災難的趙氏別宗,趙獲家族(也就是真實歷史上的邯鄲氏)。
這一場卿位變革、軍制變革塵埃落定后,晉國國內開始緊張的整編士兵準備大閱兵——此時已進入夏季,遠方,劉定公正帶著楚國的使臣緩緩行于路,他們已經經過了韓氏的領地,即將穿過原來的智氏領地,從而進入新田城附近。
原智氏領地附近是溫,溫氏現在的當家家主是郤溫子,這位(郤)溫子已經成了完全的趙氏附庸。
三郤發生動亂的時候,郤氏整個家族覆滅,唯獨留下郤溫子一個,但郤溫子并沒有保全他的全部領地,他得到了減封待遇,溫地被割出一塊土地,單獨成為一個別縣,這個縣稱之為“州縣”。
劉定公指著州縣城墻向楚國使臣解釋:“這個縣是從溫縣里劃出來的別縣,在三郤動亂之后,晉悼公將這塊土地賞賜給欒氏,后來欒氏覆滅,這塊土地歸于范氏……等到范匄去世之后,范鞅獻出了這塊土地,以求緩解卿大夫的仇視。
據說趙武子的族人趙獲曾建議說:溫地原來是趙氏的封地,下宮之亂中被郤氏占據。如今這塊土地既然獨立出來,那么應該收歸趙氏。趙武子聽了這話,馬上訓斥趙獲說:‘我趙氏的領地還不夠大嗎?想當初郤氏覆滅之后,先君與執政都沒有想著把這塊土地歸還給我們,如今我為元帥了,怎敢打破范匄與先元帥中行偃立下的規則。
我趙氏經歷了一場‘下宮之亂“,難道還不夠么,這樣的事我們豈能重蹈覆車?當初我們為什么遭遇了下宮之亂,不就是因為我們的封地太多,引起了別人的覬覦。如今我趙氏的土地比當初下宮之亂前還要廣蕪。我日夜憂心別人的紅眼病還來不及,怎能再向州縣伸手?
更況且,州縣幾經轉手,已經經過數代人了。而晉國國內想這樣的別縣有很多,如果我若執政的時候,因為這個別縣是我原來趙氏的封地,而向其伸手,那么今后大家都可以援引這個例子,向所有的別縣伸手,這,不是亂套了嗎?’”
劉定公說這話,是想表現趙武做事的“公正”。誰知楚國使者、大臣薳罷(子蕩)聽了之后,翻了個白眼,說:“庖人調和而弗敢食,故可以為庖。若使庖人調和而食之,則不可以為庖矣。王伯之君亦然。誅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賢者,故可以為王伯。
若使王伯之君誅暴而私之,則亦不可以為王伯矣(廚師調和五味而不敢私自食用,所以可以做廚師。假使廚師調和五味而私自把它吃掉,那么這樣的人就不可以做廚師了。
成就王霸之業的君主也是如此。他們誅殺暴虐的君主,自己卻不私自占有他的土地,而是把它分封給有德之人,所以能夠成就王霸之業。假使他們誅殺暴君而把他的土地占為己有,那么,這樣的君主就不能成就王霸之業了)。”
楚國大臣薳罷(子蕩)這是在諷刺趙武——你說我們楚國暴虐,那么好吧,打敗了我們楚國,你就不應該私自占有我們的土地,現在你不僅占了,而且把我們汝河南岸最肥沃的三縣土地割讓給自家親戚,這是一個霸主應該做的嗎?做下這樣行為的人,還好意思說自己公正?
楚國使臣子蕩說的這番話實際上是《呂氏春秋.去私》一篇中,討論公正問題的原話。傳說呂不韋編撰《呂氏春秋》,是匯集各國門客共同編錄的,現在看來,《呂氏春秋》上的這句話,很可能出自楚國門客的觀念。
劉定公尷尬的笑了一下,沒有繼續辯解。
在春秋人樸實的觀念里,趙武攻打楚國,而后將軍隊堵在人家國都門口,后方毫不客氣的占據了楚國的三縣之地,這種行為確實談不上禮儀存在,所以劉定公辯無可辯。
想當初,商王國(商朝)討伐楚國的時候,雖然經歷了荊門之戰,但商王朝畢竟沒有侵占楚國的土地,到了周王朝……初期的周王朝對南方的土地有心無力,而后期,楚國強大起來,只有楚國欺負周王朝的份兒,哪有周王國去招惹楚國的道理?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有了后來的”尊王攘夷“——周王自己打不過楚國,沒事,派自己的管家去打。
如今,自己的管家再次打勝了,劉定公本想借助夸耀管家,威懾一下楚人,沒想到倔強的楚人壓根沒把王的管家看在眼里……那么,劉定公能說什么?
于是,剩下的旅途就在乏悶之中度過,劉定公不再去招惹楚國使臣,楚國使臣也懶得理睬這位衰弱的周王家臣……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源县|
石渠县|
濮阳市|
醴陵市|
金湖县|
邻水|
九台市|
阆中市|
霍州市|
烟台市|
凤山县|
澎湖县|
宜黄县|
罗平县|
罗田县|
大埔区|
交口县|
济宁市|
乌兰县|
博野县|
松江区|
闽侯县|
土默特右旗|
从江县|
晋宁县|
嘉峪关市|
内丘县|
锡林浩特市|
双流县|
上饶市|
屯昌县|
晋江市|
辽中县|
巴塘县|
栾川县|
东阳市|
吉木乃县|
镇安县|
资兴市|
珠海市|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