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他罵我了,兩次-《春秋小領主》
第(3/3)頁
至于范鞅的罪責……我們應該給予范鞅一個公正的機會,讓他知道,即使他身在郢都城下,他依然能獲得我晉國的公正。犯下錯誤,他會得到公正的懲罰;立下功勞,他會得到公正的獎賞——這一點,從不會因為元帥的個人好惡而改變。”
趙武立起身子來,拱手向祈午拜謝:“我晉國有了叔向與祈午,這才是今后晉國強大的保障,我錯了,現在我確實感受到了自己的錯誤,請讓我向軍司馬道歉,軍司馬,請把范鞅喊過來,我將誠懇的向他道歉,并求得他的原諒。”
不一會兒,范鞅被叫了過來,趙武想了想,又覺得意猶未盡,順便也將聯軍中各國統帥叫了過來,于是,這場道歉變成了一場正式的道歉大會,在各國統帥的鑒定下,趙武鄭重向范鞅道歉,他做的態度誠懇,讓范鞅心驚肉跳。
細論起來,這場沖突誰都有錯,范鞅截留了軍中信件,即使是范氏武士聽到這個消息,也不免心中怨恨。因為今后相當長的時間里,他們將戎守在前線,如果范鞅繼續做下去,被截留的信件可能是他們當中每個人的家信。
說實話,連范氏士兵都覺得趙武沒有錯,他身為元帥,指責范鞅的行為錯誤,那是理所應當,他的指責制止了范鞅今后采取類似的行動……范鞅是聰明人,趙武越是把他的行為曝露在公正之下,并當眾向范鞅道歉,這意味著,隨后他扣押信件的行為,受到的懲處越嚴重。你想,元帥都因為自己謾罵的場合不對,如此公開道歉了,現在連他領下的家族武士都倒向了元帥方面,那么等他接受審判的時候,誰會替他說一句好話。
范鞅被嚇的直不起身來,他汗林雨下,不一會兒,他站立的地面上留下了一小洼水跡,等趙武把他道歉的話說完,范鞅恐懼的已經站不穩身子,他匍匐在地上,驚恐萬分的回答:“元帥,范氏有罪,理所應當受到斥責,而元帥顯露出的公正,令我范氏無以立足,鞅知錯了,請元帥不要再說下去,你再說,我范氏只能自殺以謝眾人。”
范鞅這是哀求:您高抬貴手,放我范氏一馬吧。
趙武對這個問題沒有回答,他轉向中行吳平靜的交代:“我們的援兵到了,這就意味著我要立即起身回國了,下面的軍務由你主持,祈午與張趯也將隨我一同回國,但與楚國談判的事情不能停手,為了讓楚國人安心,你可以著手修建盟誓臺。”
旁邊的向戎厚著臉皮站了出來,仰天干笑一聲,插嘴說:“盟誓臺如果修建在楚國境內,恐怕楚國人會覺得羞辱,更況且等我軍撤走后,這座盟誓臺不免要歸楚國人享有,我聯軍勞心費力,白白便宜了楚國人,這可不行。”
趙武低下了頭,親切的問:“左師的意思是什么?”
向戎舔著臉回答:“不如在我們宋國境內修筑盟誓臺吧,楚國人聽到盟誓的地點選擇在宋國,也許就不會在這個細節上糾纏。”
向戎知道趙武建筑大師的名氣,他也曾親眼觀察過武昌城,以及荊門附近的碉樓群。宋國新近吞并了蔡國,蔡地百姓情緒不穩定,既然趙武打算修建一座宏偉的盟誓臺,那么不如把地點選擇在宋國境內——向戎所說的宋國境內,其實指的是宋國新占領的蔡地。
有這樣一座盟誓臺豎立在蔡國地盤上,既可以警示蔡人,告訴他們連楚國老大都屈服了,他們的反抗已經毫無價值,還是安心接受宋國的統治為好。
另一方面,趙氏留下的建筑一向都以精美著稱,趙武這座盟誓臺,事后只要稍加修繕,沒準也能成為宋國的一座軍事堡壘,宋國地處南方,緊挨著楚國,有這樣一座堡壘存在,尤其是這座堡壘還是雙方締結和平條約的地方,想必楚國人也會刻意回避,不會輕易攻擊盟誓臺所在的方向。
對此,趙武也沒深究,他遺憾的嘆了口氣:“我本來打算將盟誓臺修建在郢都城下,讓楚國人永遠記住‘城下之盟’的教訓,既然宋國這么說,那么就便宜了楚國人——不甘心啊。”
向戎微微一笑:“豈敢耽誤元帥的計劃,在我看來,‘城下之盟’完全可以先一步達成,而后雙方在盟誓臺鄭重立約,如此一來,什么也不妨礙了。”
向戎邊說,邊把目光轉向了子產,他的目光當中充滿祈求,子產領會了他的意思,上前解釋:“執政,按楚國現在的情況,楚王是不可能出城與我聯軍簽署城下之盟的,畢竟他是一國國君,不可能與一位卿大夫簽訂條約。
一般來說,盟約的達成分三個步驟,首先要雙方大夫商談盟約細節,等到細節談好了,由雙方的卿正式簽署盟誓,而后盟誓的卿各自帶盟約回國,求得本國國君的認可,最后,再由雙方各自派出自己的正卿,前往對方國都確認盟約的效果,這叫‘蒞盟’……”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小金县|
兰坪|
阿尔山市|
兴文县|
青冈县|
嵊泗县|
揭东县|
图木舒克市|
景德镇市|
渭南市|
中西区|
黄大仙区|
宁安市|
长兴县|
新乡市|
信丰县|
祥云县|
陆河县|
道孚县|
孝感市|
同江市|
买车|
宁明县|
沂南县|
金山区|
长兴县|
盐津县|
滁州市|
洪雅县|
孙吴县|
玉门市|
和硕县|
汨罗市|
沿河|
宁国市|
师宗县|
英吉沙县|
沾益县|
金秀|
洪雅县|
赞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