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疑惑的齊策-《春秋小領主》
第(1/3)頁
第一百一十七章 疑惑的齊策
“這不行,霍城終究是我們通向北方領地的咽喉,這里至少要放三百兵……只是這霍城守太不像話了,我趙氏士兵以擅長奔跑而出名,霍城守現在都不每天訓練士兵了,這很不好。”
趙武是在開玩笑,霍達認真了:“家主,可不能這么說,我們依然在每天堅持跑步——規定就是規定,既然《趙氏練兵手冊》上規定了需要每天跑步若干里,我鐵定會一絲不茍執行的。”
齊策回答:“你剛才不是覺得悠閑嗎,我就不信,每天都按《趙氏練兵手冊》規定的標準做完操練,你們還會覺得悠閑。”
霍達躬身:“主上還規定:凡成為‘士’,每天可以吃三頓飯……主上,如今,那手冊已經過時了,以前,農夫每天吃兩頓飯,按手冊上的訓練強度訓練的話,他們確實感覺吃力,但如今,霍城五百城衛軍里,已經有上士十一人,中士三人,下士無數,剩下的,沒有‘士’的頭銜的武卒,只不過三十多人而已。
多吃一頓飯的“士”多了,普通武卒訓練久了,也適應手冊上的訓練量了,再訓練起來,自然覺得輕松,動作完成的速度也快了。如今,手冊上一天的訓練量,很多‘上士’一眨眼就能完成,剩下的時間……自然就無所事事了。”
今年初的時候,借助國君連續推出變革措施的掩護,趙氏將自己手頭的家族武裝逐漸向職業士兵推進。新出的規定是:士族階層分上、中、下三等級,只要在趙氏連續服役三年,達到考核標準,就可以晉升為下士。而下士經歷過兩場“國戰”,就可以自動晉升為中士,中士當中,立功者則可以晉升為上士。
這三個等級中,唯有“上士”算是真正的貴族,他們有自己的世襲封地,有自己的仆人,有自己的管家,出戰時不僅要準備自己的制式武器,同時還需貢獻十名仆兵。與此同時,中士、下士只能算一種榮譽稱號,他們不擁有世襲封地,但遇到征召令,只需要自己帶上武器參加就行——趙氏武士已經解除了糧食負擔,出戰時無需攜帶自己需要的糧草。
這三個等級的“士”都可以把士族待遇傳承下去的——無論上士下士,都可把“士”的稱號傳承給自己的嫡長子。對于“上士”來說,他的繼受者無需經過考核,可直接成為下一任“上士”。中士、下士的繼承者則需通過趙氏的考核,如果中士下士推薦的繼承人沒能通過考核,其家族就失去了繼承資格,稱號被永久剝奪。
當然,這三等級的“士”也是享有一定的特權的,比如,他們將被視為統治階層的一員,領主屬下有官員職位空缺時,他們是首選的的候補者。此外,他們有權長久的,不間斷的在趙氏軍隊里服役——超過服役期的服役時間,領主依然要支付給他們薪水……
似乎,在晉國貴族當中,趙氏永遠領先一步——當晉國貴族迫于國君命令,開始推行租庸制時,趙氏開始悄悄建立士族階層——按現代說法,叫做“穩定的中產階級”。目前,人們還沒有注意到這種體制的優越性,連趙氏武士也不適應這種拿薪水為領主戰斗的待遇……然而,這么做的結果是:趙武已可以長年累月的保持五千甲士的常備兵力。而這些常備兵力,應該是趙氏力量精華,個個都是百戰余生的老兵。
霍城比較偏遠,霍達還沒有體會到趙氏的新變化。趙武這支出巡隊伍就是一支宣傳隊,沿路把變革的種子散播下去——貌似趙武才采取的這種措施見效還非常快,晚餐還沒有結束,霍達已急不可耐地向領主推薦自己的兩個兒子:“主,我這兩個兒子身強體壯,他們老是呆在霍城沒什么大出息,下臣懇請主,把他們帶在身邊使喚,將來也好謀個出身。”
齊策淡淡表態:“趙城的財力養五千武士已經很吃力了,主身邊不再需要新人,霍城守的招呼我記下了,以后有空缺會通知你的。”
霍達失望的發出一聲嘆息。趙武順嘴問:“趙城不久前公布了嫡子繼承法,規定士族階層的繼承權只能在嫡長子身上,你的嫡長子還是留在身邊吧,將來好繼承你的爵位,至于你其他的孩子,不妨讓他出去闖一闖,謀一條生路……
我身邊的武士滿員了,但趙城學宮里還在招人,讓你的孩子去學宮里學習……去的時候順路在齊策那里登記一下,等我身邊的隊伍有了空缺,讓齊策派人去學宮,就近通知你孩子,豈不更好?”
聽到這個待遇,霍達更是感激不盡:“我聽說,趙城學宮里教授的知識,如今已超越了稷下學宮,最近連稷下學宮都派人來趙城學習……既然我要把孩子送去,索性讓兩個孩子一塊去,我的長子學成了,讓他回來繼承家業,次子就留在趙城,闖一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吾县|
高邮市|
五莲县|
永川市|
沾益县|
静乐县|
永嘉县|
宁阳县|
井陉县|
长葛市|
紫阳县|
邵东县|
苏尼特左旗|
广丰县|
轮台县|
威海市|
手游|
莱芜市|
定州市|
青冈县|
靖西县|
米脂县|
通江县|
遂宁市|
博白县|
莒南县|
邵武市|
天津市|
鞍山市|
南和县|
达州市|
利辛县|
北安市|
洪湖市|
安吉县|
沁源县|
水城县|
阜宁县|
金昌市|
始兴县|
遂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