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晚上八點十二分,火箭發射進入十分鐘倒計時。 通過指揮控制大廳屏幕,能看到艙內三位航天員正神情嚴肅做著最后準備。 腦海中暢想即將到來的月球之旅。 聶勝東作為本次指令長,又有著多次航天經驗,是三人中最鎮定的。 就這樣在全球各界觀眾注視下,很快十分鐘過去。 大廳內響起指令播報聲音。 “十秒鐘倒計時。” “九。” “八。” …… “二。” “一。” “點火。” …… “起飛。” 長征十號已經執行過多次任務,這回自然也不會讓人失望。 隨著巨大的火舌從火箭尾部噴出,頓時在強大的推力作用下箭身開始快速升空,從遠處看就像是一柄長槍直插云霄。 攜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 有特意來到昌海實地觀看火箭發射的群眾,看到這幕后也瞬間爆發出熱烈掌聲歡呼聲。 為長征十號載人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高興自豪。 更重要是,大家知道這次發射還承載著華夏幾千年以來的飛天登月夢想。 —— “助推器分離。” “整流罩分離。” …… “箭船分離。” 指揮控制大廳內,徐昀聽著耳旁傳來的播報,直到載人飛船成功和箭體分離并打開帆板,他的臉色也終于放松下來。 連帶身旁的周明偉也吐了口氣。 起碼至此火箭發射任務是圓滿完成,并未出狀況。 “接下來載人飛船和月面著陸器的對接,憑借我們的最新智能技術和經驗,倒是完全不需要擔心什么,最后就看他們能否在月球順利居住下去。” 周明偉望著面前屏幕中的畫面,略有些感慨的和徐昀說著這些。 關于航天器的對接已經不再是難題,依靠量子通信網絡和人工智能,完全能夠自行完成航天器的對接。 甚至都不需要航天器里的航天員做什么。 以往航天員執行這種對接任務,往往會肩負起非常大的壓力和責任。 需要配合航天器的對接工作。 如果出錯的話,更會導致整個任務失敗。 但現在航天員則只需要在對接完成后,從里面手動打開艙門。 由載人飛船進入到月面著陸器。 “對我們的月宮一號多點信心,我們的航天員肯定可以順利在月球上生活三個月。” 徐昀聞聲轉過身看向周明偉,嘴角噙著笑容淡淡的說話回應。 對于自己的杰作,他又豈會擔心。 更何況按照月宮一號的儲備,三位航天員理論上在月球生活半年時間都行,只是考慮到基地剛剛建成又是人類首次入住,這才把最終時間定在三個月。 所以在他看來,周明偉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 而周明偉又何嘗不知道這些,可在他這個年紀,在沒有親眼見到結果前難免有些患得患失。 聽完周明偉的回答,他不由得浮現些許苦笑。 稍微頓了兩秒開口道:“你徐院設計出來的基地我肯定是相信的,可這個心就是始終放不下來。”完全源自真情實感。 徐昀明白這種情況是周明偉內心的柔軟,生怕發生什么不好的事。 因此他也非常理解。 反正等整個工程已經進行到了這里,就算擔憂也擔憂不了幾天。 “放心吧,過幾天會讓你睡好覺的。” 笑著再次對周明偉說了句,隨即便又把注意力放在眼前屏幕上。 雖說截止目前整個流程都盡在掌握,但越是在重要時刻就越是不能大意,畢竟這還關系到三位優秀航天員的生命安危,徐昀絕對不會犯這種錯誤。 接下來的時間直到著陸器降落月球,他都要坐鎮指揮控制大廳。 哪怕最終不需要他出什么力。 但這卻是他作為總指揮應盡的責任。 更是為應對突發狀況。 要知道航天器一旦離開了地球,那便什么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絕對不能打無準備之仗。 而此刻月面著陸器早已經在環月軌道等待交會,更吸引著無數直播間內觀眾。 大約三天時間。 搭乘著聶勝東等三位航天員的飛船,順利從近地軌道進入環月軌道,和已經再軌的月面,遙相呼應。 到了這個時候接下來自然是開始對接。 航天員也需要更換前往月球的交通工具,乘坐月面著陸器降落月球。 正如指揮控制大廳預判的那樣,在量子通信的精準定位下,僅憑借人工智能深海的能力便完成對接,當聶勝東打開艙門后,他們三人也成功從載人飛船進入到月面著陸器。 接下來對接后的航天器將繼續在軌飛行,直到進入月宮一號基地范圍上空。 屆時月面著陸器也會再次和飛船分離,搭載航天員降落月面。 因為航天員他們要執行的是月球基地科學實驗,暫時并不需要開采月壤,在這種情況下降落的區域也必須要在基地附近。 否則范圍太遠的話,單憑航天員的艙外航天服根本無法到達基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