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起來這個項目成員只有你自己,和其他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等獲得者相比,你的待遇倒是和最高科學技術獎差不多了。” “我看了都嫉妒的那種。” 將李廷波的話悉數聽進耳中,徐昀嘴角也不由得浮現出了淡然笑容。 眾所周知。 最高科學技術獎是由兩位院士獲得,余下四大獎項基本以團隊獲得為主。 任何項目單靠個人的努力很難能夠解決,所得到的成果自然也不是一個人功勞。 偏偏徐昀是個特殊例子。 當初想著有腦海中的模塊化機器人圖紙在,要制造出來并沒有太高難度,便沒有尋找項目成員全部由自己在軍隊封閉場所里完成。 如今門框機器人被批量制造,他拿到科學技術進步獎這個殊榮也是應該的。 不過科學技術進步獎也分為幾個名次,且越往下獲獎者的數量越高。 要是拿到一個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那含金量可就沒多高了。 當然這些結果要等大會那天公布,現在去思考確實算過早了點。 “能獨自完成項目的情況比較是少數,大部分還是要有成員間的緊密合作。”徐昀把視線從車窗外的景色上收回來對李廷波說。 他這話可不是敷衍李廷波。 就拿現在正進行的極紫外光刻機項目說,單靠他自己肯定不行。 光是根據方案制造光源裝置,并進行相關測試,都不知道有多少任務量。 而被徐昀這么一提醒,李廷波倒也想到了什么。 下意識詢問道:“話說你去了錦城的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還適應嗎?” “項目進行的怎么樣了?” “說實話我真沒想到你會去研究極紫外光刻機。” 李廷波連續拋出兩個問題,講到最后一句話時能聽出明顯的詫異。 主要李廷波的印象中,徐昀獨自制造出了功能強大的門框機器人裝甲,這種天賦應該去研究軍工武器戰斗機等機械才對。 結果公司上線一個人工智能模型不少,轉頭又接手了光刻機項目。 前后領域相差可不是一點大。 也就是徐昀擅長的學科相對比較全面,否則他可不相信換個項目負責人就能研究出國產高端光刻機。 “我也是受侯院長的邀請答應接手的,好在眼下進展還算順利。” “至于研究到什么程度了,那就需要保密了。” 徐昀并沒有回答李廷波的全部問題,在國產極紫外光刻機的研究進度上賣了關子。 李廷波作為主管杰青項目的人,對這里面的規矩自然是再清楚不過。 聽到這話當即笑著表示道:“我還是不問了,反正從你的心態來看應該沒問題。” “放心吧。” “放心吧。” “相關消息不會等太久的。”徐昀接過話茬補充了句。 而這話頓時讓李廷波心中微動,心里雖想到了什么但表面依舊平靜。 反正都是能讓人高興激動的好消息,早天晚天知道并沒有什么關系。 好事不怕晚嘛。 沒過多久徐昀順利到達早就安排好的酒店,辦理完入住手續將行李擱進房間,然后又跟著李廷波一起前往吃飯的地方。 顯然是知道徐昀不太喜歡陌生人多并且過于熱鬧混亂的的場面,因此飯桌上并沒有幾個人,且之前對門框機器人裝甲測試時還見過。 總體氛圍還算不錯。 再說網絡上面。 盡管五大科學技術獎項的獲獎名單,還沒正式公示出來,但由于不少媒體賬號發布視頻進行報導,相關話題討論熱度并不低。 其中最繞不開的一個名字,自然就是徐昀。 徐昀的年齡雖年輕,可好歹也是京州大學的二級正教授。 現在又成了科學院研究員。 加上他攻克的多項技術成果,怎么看都有概率拿到其中一個獎項。 因此到后面有人提出了一個討論話題,紛紛猜測徐昀最有可能獲獎的項目是什么。 話題瀏覽量和熱度,直到大會開始的前一天還依舊居高不下。 如果隨便點開一個,能看到很多人分析的頭頭是道。 不知道的還以為拿到內部消息了呢。 “徐教授最有可能拿獎的項目應該是塑型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涂層材料,畢竟這玩意在軍工和汽車上都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并且現在也已經開始規模生產,足夠拿到剩下四個獎項中的一個。” “人在羊城剛下飛機,說一下我的分析。首先最高科學技術獎要院士身份才能獲得,余下四個獎項中我認為徐教授獲得哪個都夠格……” “這還用分析嗎,肯定無腦選擇高端光刻膠啊!” “想拿獎靠的可不全是技術成果,我感覺由帝都大學聯合實驗室進行的固態激光雷達項目更有希望獲獎,反正徐教授參與了研發。” “真是越發期待大會舉行了,聽說還能見到那位親自頒獎。” “這輩子能進去領個獎,那人生就真沒啥遺憾了。” “徐教授不愧是我的偶像,令人羨慕啊。” …… 相比網上大家的激烈分析討論,邱賓此刻的粉絲群內同樣熱火朝天。 不過群友并不是在爭執議論,而是想讓他出期視頻綜合性進行分析預測,看看最終能否預測成功。 “這么好的素材不出期視頻嗎小超?” “真要讓我說誰分析的最準,那肯定是群主,畢竟先前幾期視頻質量可是很高。” “希望群主不要不識好歹,半個小時我要看到視頻。” “我說一個數,十分鐘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