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評選杰青-《學霸的培養系面板》
第(1/3)頁
“關于深度科技固態電池實驗室發布的公告,你們都是什么看法?”
寧徳時代科技大樓,高層會議室內董事長曾柯群注視著會議桌兩旁的公司高管人員,直接把話題帶到網上熱議的全固態電池上。
作為成功打入全球市場,且出貨量全球遙遙領先的鋰電池巨頭。
寧徳時代有著寧王的稱號。
尤其公司上市后,市值節節攀升接近萬億。
能取得如此成就和規模,依靠的更多還是時代風口的走向。
而越是如此就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精神,否則等到危機出現的時候在采取行動,只怕那時候時間方面已經來不及了。
最近幾年隨著鋰電池市場火熱,很多企業都投身于鋰電池的生產。
眼看電池出貨量就要超過需求量,飛速增長的勢頭也將停止。
為應對將來公司可能遇到的危機,他們也是投資建設了電池實驗室,想要通過對電池技術的升級來脫離困境實現新一輪的增長。本來局面的走向都在可控中堪稱是按部就班的發展,只要在給他們些時間電池技術肯定會迎來進展。
但萬萬沒想到深度科技改變了局面,竟在短時間內宣布全固態電池技術被攻克。
這讓他們沒有任何準備,以至于不得不緊急召開核心會議商討。
他們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商不假,可如果固態電池真的能實現量產,受到沖擊和影響最大的同樣會是他們寧徳時代。
此刻碩大的會議室內,雖坐著十幾個人,可心里抱有的想法卻不同。
只不過眼下狀況誰都看不清,因此面對董事長的詢問也不敢貿然發表意見。
隨著曾柯群的話音落下,會議室內的沉默差不多持續了將近半分鐘。
可以說連聲咳嗽都沒有。
硬生生忍住。
生怕被董事長點名。
明明是上市公司的高層會議,竟有種課上老師提問問題的既視感。
曾柯群銳利的目光將眾人表情看在眼里,依次流轉最終落在了右手邊一位青中年男人身上,并緩緩開口點名拋出問題。
“李屏。”
“你是公司的電池技術總工程師,先說說你的想法。”
被稱作李屏的男人,似乎早就有了這個心里準備倒沒表現的太意外。
首先通過面前桌上的設備給在場所有人發了份資料后這才開口。
“這是我搜集到的深度科技固態電池實驗室的相關信息資料。”
“大家可以先簡單看一下。”
說到這里李屏稍微頓了頓,待眾人查看起資料時又接著往下講。
“深度科技的這座固態電池實驗室成立時間非常短并且公示出的研究員信息只有兩位,但對方卻在幾個月后宣布攻克全固態電池技術。”
“加上這座實驗室是由徐昀要求成立,絲毫沒有在意公司資金問題。”
“所以我認為對方應該是在材料上有了新發現,所以才突然成立電池實驗室進行研究。”
將自己的看法全部講出,李屏便又重新保持沉默留給眾人消化時間。
徐昀雖說只是個博士生不假,但所取得的成績卻是教授都難相比的,在場眾人能做到公司這個位置上肯定不會質疑徐昀的實力。
否則那只能證明自己的愚蠢。
曾柯群看完這些資料,再次抬起視線看向李屏。
“伱認為深度科技的全固態電池技術是真的,他們真實現了低成本規模化生產?”
面對董事長的詢問,李屏深吸了口氣依舊堅持自己的判斷。
“我找不到他們放出虛假消息的理由。”
此話一出也頓時得到了部分人的認可,畢竟這種事對徐昀和深度科技都沒好處。
關鍵作為鋰電池行業龍頭企業,他們又怎么可能沒有進行過固態電池的研究。
單憑現有理論固體電解質材料,想實現低成本規模化生產根本不可能,為此他們甚至已經放棄了金屬全固態電池的研究,選擇研究鈉離子電池以求技術突破。
就在眾人陷入沉思,連曾柯群也搖擺不定無法做出最終決定時,還是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
“董事長。”
“不管怎么說這關系到整個鋰電池行業,我們無論怎么做都要慎重。”
“徐昀在數學上確實很有天賦,只不過單靠數學知識可解決不了電池材料的問題。”
“現在應該先確定這件事的準確性。”
寧王能取得今天這個成就,作為董事長的曾柯群自然是有魄力的。
眼看局面陷入爭論,他也知道必須要盡快采取措施占據主動。
畢竟除了他們寧王外,國內還有比亞迪等企業在關注著這件事,誰知道其他人接下來會怎么做。
念頭停留在這里他也不再耽擱,臉上表情立刻變得嚴肅起來做出安排。
“想盡辦法確認深度科技固態電池技術情況,另外關注其他電池公司的動向。”
“今天的會議就到這里結束,各部門盡快開始行動。”
因為是臨時召開的緊急會議,和每周的公司報告例會不同,在下達完命令后便直接宣布結束。
這時候其他人自然不會再有什么異議,畢竟董事長都已經發話了。
“是董事長。”
連忙作出回應隨即匆匆起身離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