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注視著孟松言的背影直到消失在視野中,徐昀這才收回目光仔細查看手中的兩份履歷。 首先學歷方面肯定沒有什么問題,都是海外知名大學博士畢業,且在不少鋰電池工程實驗室內有過研究經驗,選擇入職深度科技前負責霓虹知名企業松夏電池的研究工作。 雖說只有兩個人,但這份履歷擔任他的科研助理還是沒問題的。 畢竟對他來說研究出真正的全固態電池并非難事。 “從今天開始總算能步入正軌了,等這塊金屬全固態電池問世,應該會引起很大的動靜吧。” “倒是有些期待。” 大致瀏覽完兩人的履歷,徐昀心中頗為滿意,想到自己這項技術可能會對人類文明造成的改變,整個人便有些迫不及待起來。 自語般低喃兩句,顧不上等兩人過來便開始上手操作。 電池研發實驗基本分為幾個部分。 首先為化學環節。 需要完成絕緣材料和陰陽極材料的研究和試制。 與普通鋰電子電池需要的漿液材料不同,金屬全固態電池的電極和電解質都是固體,所以要先將鋰鈉等金屬制成玻璃化合物作為傳導物質,以此來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 打造這座實驗室花費的資金,除了用于儀器設備采購外還包括原材料。 因此可以立刻進行研究。 就在這時只見實驗室的封閉門從外面被打開,走進來兩位戴著近視眼鏡看上去約摸三十多歲的男性,雖長相只能說是大眾臉,但那高出天際的發際線卻是他們實力最好的證明,看著就知道是有真才實學。 剛才的履歷中有他們的照片,所以徐昀立刻便認出兩人正是固態電池實驗室的首批成員。 盧毅。 萬曉勇。 “手續都辦妥了吧,歡迎你們加入深度科技固態電池實驗室。” 徐昀對于優秀人才表現的非常熱情,沒等兩人反應過來便主動上前打招呼握手。 盧毅和萬曉勇選擇加入深度科技,那肯定事先有了詳細的了解,他們雖不是數學界的人但對徐昀肯定非常清楚。 因此看到是大老板迎接自己后,臉上頓時浮現出激動笑容。 忙出聲回應。 “徐總。” 可以說將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 并未因為自己是從海外知名電池實驗室出來,就目中無人。 無論創立深度科技將其發展成現在規模,還是連續證明兩道世界數學難題成為數學史上最年輕的菲爾茲獎以及沃爾夫數學獎得主,都表明徐昀在學術研究上的天賦非常可怕。誰要是因為年齡產生輕視心理,那絕對是做出的最錯誤決定。 堪稱愚蠢至極。 他們肯定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之前在海外一直聽說徐總你的事跡,這次終于有機會共事了。” 雙方打完招呼盧毅首先挑開話題,向徐昀表達自己的敬佩之情。 話音剛落旁邊萬曉勇也接話道:“我們還要感謝徐總愿意投資實驗室,否則還真找不到這么好的機會。”從眼神中流露出的情感不難看出他是發自真心。 只能說待在外企工作也照樣有很多事情,如果有機會肯定還是回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