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任小川輕笑了一下,點了點頭,靜靜的看著比賽。 第一小節打完后,任小川叫上了兩人,朝著實驗室走去。 “將設備拿過來吧!” 幾秒鐘后,一張實驗桌上,放著三幾樣東西。 分別是仿生腿、仿生手臂、仿生手掌,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設備,看著形狀,陳諾能猜到具體的作用,但怎么操作他還搞不清楚。 “陳教授,仿生肢體項目第一階段我們已經完成,也就是說殘疾患者初步的運用已經可以了。” 任小川說著,拿起一個仿生下肢:“這一個是適用于從小腿腓(fei)骨處截肢的患者,將這套設備穿戴在患者傷口處,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可以達到與正常人的效果。” “工作原理是截肢處感應神經還在,大腦發出行走的指令后,仿生肢體出內置了小型的腦波神經解調器接受信號,內部微型驅動器接受指令驅動設備運動。同時還能根據患者的重心進行微調,盡可能幫助患者用最短時間適應,減少拐杖等輔助設備的使用。” 任小川說完,朝著剛剛打球的一位中年漢子喊了一聲:“小劉!” 中年漢子挽起褲腿。 若不是在仿生肢體和截肢處有一圈明顯凸起的固定設備,遠處看根本就看不出來是安裝了仿生肢體,連膚色都一樣。 “小劉是nsa的一位退役戰士,傷殘7年了,他只是訓練了一個禮拜就能打球了。當然了這跟他截肢部位,協調性有很大關系。” 任小川解釋了一句。 陳諾點了點頭,上前拿起了仿生下肢,觸摸上去軟軟的,還有一絲溫度,重量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重。 看了一會兒后,任小川又叫了另一人,給陳諾演示了一下手掌的活動效果。 仿生手掌帶上后,極其靈活,每一根手指都能活動自如,與正常人無異,甚至當場給陳諾表演了一支手指舞。 “這幾個是失聰、失明、失聲的設備嗎?” 陳諾拿起了桌子上的類似發箍、耳機一樣的設備。 “是的,失聲和失聰的設別倒也還好,因為只是聲音的傳遞,失聲是神經信號解調器采集到腦波后轉成電信號,電信號再轉成聲音通過音響傳遞出來; 失聰則是神經信號解調器接受到語音后轉換成腦波,與患者腦部進行交互,這兩個都簡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