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幾人寒暄了幾句后,正準備拍攝時,一道金光從東方射出,太陽升了起來。 初升的金色陽光讓石窟蒙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宛如是石窟中的佛像發出了萬丈佛光,甚是驚人。 陳諾也是看呆了,在洛京生活了二十多年,龍門石窟他也來了七八次,還是第一次看見這種景象。 “陳教授,我來龍門石窟取景來了沒百次也有數十次了,深夜、凌晨、朝升、正午、黎明都來過,可從未見過這種情況,這是萬佛在迎接您的到來呀!” 一位上了年紀的攝影師有些激動,其余的攝影師也同樣很激動。 陳諾聽的直冒汗,特么的夸的太過了點。 “好了,咱們趕緊開始,不要耽誤陳教授時間!” 胡方旭上前趕緊安排道,再讓眾人聊下去,還不知道會聊出什么呢。 “陳教授,我們按照昨晚發您的視頻走就行了,解說詞您記住了嗎?” “放心!” 一切準備就緒后,陳諾醞釀了一下情緒后,行走在石窟的小道之上,七八臺攝像機將陳諾圍住,各個角度都有。 陳諾一邊走,一邊朗聲道:“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在其間,古謂之伊水……兩岸皆斷山絕壁,相對如門,惟神龍可越,菇曰龍門。” 這一段話,就是龍門的來歷了,龍門又稱伊闕。 陳諾一開口,就將眾人震驚了。 聲音低沉、渾厚,且極具有穿透力,聲音中帶著厚重的歷史滄桑感,仿佛親眼見證了當年大禹治水開龍門時的場景。 而后的萬佛洞、蓮花洞、賓陽洞等,都是表現的淋漓盡致。 特別是陳諾在介紹奉先寺洞窟的盧舍那佛坐像時,眾人只覺得佛像笑了,如光明遍照,令人塵心遁去。 足足近一個小時,在陳諾的一句‘我為洛京代言,洛京歡迎您’的話語中,將原定的腳本全部拍完。 拍攝過程,陳諾神態自如,不僅將解說詞說了,更是引據論點,典故史籍隨手拈來,讓他們大呼過癮。 “真是奇才呀,這一次我是真的來對了!” 鄒皓站在陳諾身邊,神情激動。 “剛剛的拍攝,陳教授雖然沒有刻意的表現,但那種自然的神態會讓人放松,言語之間的巧妙,再加上美景,引人入勝。”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