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人看不懂,但有人卻是一眼就看到了其中的價值。 國外某處實驗室。 “戴維斯,夏國的陳諾發的那篇論文你怎么看?” 戴維斯瞅了瞅剛打印出來的論文,道:“論文中的多孔碳納米球似乎可以和某些材料復合使用,例如說用作凈化、隔離、提純等領域都有很不錯的效果,具體得做實驗。” 同樣的事情在全球各地實驗室上演著。 只是他們的實驗剛剛開始,陳諾又開始上傳論文。 【論單質硫與多孔碳納米球結合提高高倍性能差的可行性】 第二篇論文的出現,關注的科研工作者們都興奮了,他們似乎有一種猜測,這似乎是在搞鋰硫電池。 比亞蒂公司,王福正在開會商討如何應對tsl和lg化學的電池技術,以及電池技術開發的事情。 等了大半個月,未來科技和夏國也沒有人接懸賞,讓他徹底明白,凡事還是得靠自己才有出路。 會議室的門被推開了,一名四十多歲的男子滿是興奮的走了進來。 這人是比亞蒂電池部門的首席技術專家,名為何曉東。 “王總,好消息呀,大好消息呀!” 王福愣了一下,隨后饒有興趣的道:“何教授,什么好消息!” “您看看這個?” 高教授拿著的就是剛發表的兩篇論文,王福只是看了兩份論文的摘要部分,內容他也沒看,看也看不懂。 “王總,據我們推測,這應該是鋰硫電池中的某個環節的內容,若是我們深入研究,也許在鋰硫電池上會有突破!” 王福聽到鋰硫電池四個字刷的一下子站了起來,神色滿是激動。 等了快一個月了,終于等來了好消息。 會議室內的其他人也是如此,這一個月他們每天備受煎熬,產品銷售每天都在銳減,而對手那里聽說已經收到了近百萬的訂單量。 夏國一年的新能源汽車也就120萬輛左右。 “何教授,你繼續關注《原點》期刊,有新的進展隨時向我匯報,另外安排人進行試驗,經費不上限,實驗室全面動起來!” “喻總,你負責處理公司的事情,另外將公司的電池技術線全部都梳理一遍,隨時做好準備!” “錢總,看看公司能調動多少流動資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