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知道過了多久。 張躍齊等二十幾位教授回過神來,面面相覷,眼中的震撼尚未退去。 眾人這么多年經歷的風風雨雨和坎坷曲折,出本書都不為過。 他們也都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也對未來暢想過,可從未想的有陳諾描述的這么多。 他們是科學家,講究的是實事求是,他們的想象是建立在現有的土壤之上的,否則在他們看來那就是癡心妄想,白日做夢了。 “老張,你覺得陳教授說的能實現嗎?” 張躍齊沒有回應,倒是另一名教授說話了:“肯定能實現!” 頓了一下后,又道:“陳教授說的這些,現在基本都提出來了,也都在研發,無非是時間的早晚問題,除了智慧機器人外?!? 智慧不是智能,一字之差,差距十分的巨大,智能只是按照設定的程序對場景進行分析得到結論后執行,而智慧則是會思考。 “年輕人有想法是好的,但這個跨度太大了,太遙遠了?!? “別的先不說,任何一項的研究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人才、政策扶持,比如量子研究,這都是無底洞,輕松的拖垮一家企業?!? “老楊,你說的這些都不是大問題,未來科技可以實行專利政策,研究黑科技的同時肯定會附帶其他專利,賣出去就是了。 陳教授的c3、新型鋰電池專利算,每年至少能有三四百億,若是算是鋰硫電池,一年千把億算是正常的,這足以支撐實驗室的運轉?!? “至于人才也好辦,你想想我們是為什么來未來科技實驗室的?錢權名利我們都不缺,但這種科研環境、無限量的經費、頂尖的實驗儀器才是最吸引我們的地方。 等到鋰硫電池問世,再加上陳教授的名頭,以及未來科技給出的待遇,這里只會是一個巨大的人才吸鐵石,只會越來越強?!? “對,現在上面對陳教授很重視,若是鋰硫電池出來,上面只會更加重視,政策扶持、資金投入等等都不是問題。” 眾人議論紛紛,對未來期待著,唯有張躍齊沒有說話。 “老張,你在想什么呢?陳教授說的你怎么看?” 沈元星拍了拍張躍齊的肩膀,驚醒了沉思的張躍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