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馬秋拿了一百貫錢,拜謝了老禪師,可天色已晚,索性便在破敗的禪院借宿一晚。 這天晚上,又與老禪師談佛論道,直到天亮。 回城的路上,卻是碰見了同樣賣梳子的同行司懷瑾,司懷瑾要比馬秋大很多。 “恭賀仁兄,看來仁兄也是多謀善斷之輩。” 司懷瑾面露微笑,拱手道:“同賀,仁兄也是優異卓絕,與眾不同。” 雖說他們共同競爭管理層崗位,但需要十個人,彼此之間,以后就是同僚,沒有競爭關系,自然要搞好關系。 “同行?” “善!” 司懷瑾已到了不惑之年,卻是資質風流,儀容俊美,穿著青灰色的長袍,走起路來,便是典型的儒家仁義君子。 但如果從外貌長相去評判他,那此人的對手,恐怕要后悔一輩子,因為知道他的人,送他名號“東吳周郎”。 也就是說,他柔仁的君子形象下,藏著一顆亂世周郎的心,殺伐果斷,卻恃才傲物。 他原先是效力于長孫無忌門下,卻是因為不受重用,便憤然離開,還揚言:此處不留我,自有留我處,今日你不重于我,他日必定求我。 這可把長孫無忌差點氣死,你就那恃才傲物之輩,下輩子還是無處容你。 這些年,他游蕩在長安城,混跡于各大青樓,靠臉吃軟飯。 昨日聽聞蜀王招收管理人員,他從花魁娘子的床上爬起來,大笑三聲:待我榮華歸來,許你十里紅妝。 兩人同行至長安城東門,再次遇到了一位年過半百的老頭王奕。 司懷瑾常年混跡于長安城,自然知道王奕,上前道:“晚輩見過王員外郎。” 王奕老頭擺擺手,笑道:“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就不要提了。” “懷瑾啊,沒想到你最終選擇了蜀王,為什么?” “老先生不是也選擇了蜀王嗎?” “哈哈哈,老夫只為十貫錢,你卻不一樣!” 馬秋卻是皺眉,沒想到這老頭竟然是員外郎,員外郎是前朝的官職名,隸屬于民部,員外郎就是民部的二把手。 我去,這老頭原來大有來頭。 只是,前朝大部分官員都效力于唐朝,這老頭卻是沒有,但為何又來競爭這個崗位? “馬秋兄,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王奕前輩。” 司懷瑾和馬秋談論了一路,感覺馬秋這個年輕人不錯,學識淵博,又懂得人情世故,于是向馬秋介紹王奕。 馬秋連忙躬身行禮:“見過王公!” 王奕也躬身行禮,笑道:“二位都是青年才俊,跟著蜀王,絕對有很好的前途,好好干……” “老夫就不行了,老夫只為那十貫錢,哈哈哈……” 三人說著笑著,就朝著蜀王府走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