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四章 李氏祖地-《冥河傳承》
第(1/3)頁
第五百七十三章李氏祖地
李萬明御使著飛舟,來往于各府,不斷地從各府接走一兩個小家伙。
這些小家伙年齡都在十五歲左右。
李嚴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從心里感嘆道:“真不愧為王族李氏,觸角之長之繁之密,乎預料,這些李氏旁支,在各府之中,也算得是上是豪族,即使沒有盛間李家那么強大,也不會遜色太多。”
幾個月之間,李萬明就接走了幾百名孩子,然后才回轉李氏祖地。
李氏祖地乃是位于元洲中心的中京城。
這是元洲最大最有名的巨型城池,完全由李氏所主導。
乃元洲王城。
威名遠揚,震懾四方。
元洲中京,即使沒有星河坊市那么大,但也有它的四分之一大,當之無愧的巨無霸城池。
在這座城市里,才是天人不如狗,虛境滿地走,只有真身才能抖一抖。
以飛舟的遁術,一個呼息便是上萬里之遙,這樣的度,連續飛行了兩個月才到達中京城。
飛舟并沒有進入中京,而是拐了一個彎,進入了一座山脈之中。
李氏族人經過無數萬年的繁衍,族人數量達到了驚人的上千萬之眾。
正是因此,李氏才有能力將觸角灑遍整個元洲,甚至于伸出元洲之外。
這么多人,自然不可能全都住進中京城里,而且中京城實在太繁華了,住在其中,意志不堅者,容易迷失在中京的繁華之中,失去了上進心。
說得直白一點兒,就是怕出身高貴的族人們成為紈绔子弟,沒了出息。
家族的強大是要靠后輩族人不斷努力上進來保持的,家族的地位也是靠著強大的族人來維持和保護的。
因為哪怕是人仙或者是渡過一兩次天劫的地仙,也無法保證自己能夠活過下一次天劫。
所以,他們的長生是有限度的,并不是無衰無劫,與天同壽。
類似于人皇以及八大王族這樣的存在,都不能夠保證長久不衰。
―――――――――――――-
因此,需要族人們的不斷自強,唯有人仙和地仙不斷代,才能夠算得上是長盛不衰。
王族李氏為了避免族人腐化在中京的繁榮之中,于是把祖地建立在群山之中。
別以為這里居住的人很多,事實上,只要沒有修煉資質的族人都被遷出祖地,有的在中京城落腳,成為普通的居民。有的則遠遷各地,成為支脈和旁系。
一般來說,淪回普通人的族人更多,有資格遠遷外地的,基本上都是不甘于平凡,有些修煉資質,但資質不好的族人。
比如說,盛間李家的祖上,便是這樣的人,他遠遷到盛間府,靠著李氏的身份,勉強占據了一點利益。
那個時候的李家,一窮二白,連現在的顧家都比不上。
現在的盛間李家就是經過后輩子孫的不斷奮自強才展起來的。
當然,這其中有部分原因還是在這祖地上。
李氏王族給予各地支脈的幫助,也僅限于招收他們的精英子弟,送到祖地培養,開過眼界的精英子弟,日后學成歸來,將會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盛間李家也不是全靠著主脈的支持才有現在的地位和實力。
那怎么可能,遍布元洲各府的旁支,實在太多太多,王族李氏怎么可能全都照顧得過來?況且這些旁支要是需要主脈不斷輸血,那還不如直接當個普通人好了。
不過,不管是哪一脈,只要有人成就人仙,就有資格舉族搬回祖地,算是入主嫡脈。
飛舟在一處無人的山脈之中停留了一會兒,隨后繼續前進。
只感覺到,飛舟穿過了一層無形的墻壁,眼前忽然之間一變,原本無人的山脈,變成了欣欣向榮,人氣活躍的建筑群,從飛舟之上往下看去,能夠看到許多人的身影。
李萬明駕馭著飛舟停到了一處廣場上。
“孩子們,到了,都下船吧。接下來會有人來接你們去族學,好好努力,日后也好成為我李氏的棟梁。”李萬明輕聲細語地說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业县|
凌源市|
卢龙县|
大余县|
承德市|
旌德县|
云阳县|
南投市|
兴城市|
青阳县|
安陆市|
文昌市|
秦皇岛市|
宜丰县|
濮阳县|
赤壁市|
汉寿县|
乐昌市|
博罗县|
泰安市|
兴国县|
阆中市|
江孜县|
迭部县|
西乌|
拉孜县|
萨迦县|
南乐县|
绥滨县|
额敏县|
汝南县|
武安市|
遂平县|
甘德县|
高陵县|
怀宁县|
修水县|
五大连池市|
山东省|
汉源县|
阜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