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觀測計劃幾乎是立即就被提上日程,而實施計劃的地點不在漂亮國天文總院,在江城想要尋求一個僻靜的地方進行研究的要求下,原本打算做觀測二臺的新建大樓暫時被征用。 這個地方毗鄰河畔,晚上月朗水清,不見城市的喧囂,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能夠入選此次計劃的精英人員,比江城原來任何一個計劃都要嚴格,而且挑選的規模也更大,不可否認的是,世界范圍內還是有很多優秀的科研者的,僅從教育來說,排名靠前的始終是西方的國家。 可能是因為他們的科研環境與氛圍比較好。 除去原類腦計劃的萬興言教授,陳昂部長之外,其余幾個人都被剔除了,他們雖然是生物科技的人才,但深入觀測與天文方面,還是差了一些。 戈林作為原組長,他將所有的文件都整理好,包括之前漂亮國所進行的探測文件以及方案坦誠的擺了出來,供江城查閱。 可以說,聯合起來的大國們,愿意在此次計劃中傾注所有的力量,幫助江城來完成觀測宇宙解決失聯衛星的壯舉。 眨眼之間三天就過去了,在這個時間之內,所有的準備工作已然做好,江城也了解了計劃的全部核心點,他要重新規劃一份藍圖,寫就一份理論。 這份理論是關于rbn實驗材料如何與探測器進行融合,說來也巧,他本來想的是要在類腦上在擴展,唯一的方向就是機械與類腦相結合,這正對應了他之前的想法,也算是邁出了第一步。 這無疑是個極其艱巨的任務。 被應征來的科研者們,戈林與副組長馬克負責探測器這一方面,陳昂與萬興言負責rbn實驗材料這一方面,統歸江城籌措。 華夏的科研者們自然是有豐富的經驗能夠跟緊江城的腳步,但那些新人們就不一定了,要適應江城的節奏,恐怕他們要付出一些努力。 他們都在等待著,等待計劃正式宣告開始的那一天,終結掉這份漫漫長夜所帶來的恐懼,讓藍色星球再度睜開眼睛,為此,大家已經做好了準備。 這個新年剛過,在異國他鄉,潺潺流淌的河流旁邊,觀測大廈的氣氛緊張而肅穆。明月依舊清朗,風繼續在吹,只不過,江城開啟了人生當中的第四個計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