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蔣玉華遞過來兩個紅包,兄妹倆不敢接,看向他們媽媽。 “謝謝爺爺奶奶。” 后媽心里很感動,沒想到沈家禮數這么足,她都沒給家里的孩子們準備紅包呢。 兄妹倆禮貌道謝,雙手接過了紅包,蔣玉華對這倆孩子印象也不錯,看著不像是惹事的,行事也有分寸,以后再看看品性吧,要是好孩子,沈家幫襯下也不是不可以。 沈明江和后媽結婚后,住在了學校里,就是他以前和顧金鳳生活過的兩間房,他們生活得還不錯,后媽的廚藝很好,經常會做些小吃送到回春堂,餛飩餃子春卷這些,和沈家人都相處得還行。 時間匆匆,又過去了幾年,顧糖糖的正德堂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越來越高,百姓們生了病,第一想到的就是去正德堂看中醫,還有很多外地人都遠道而來,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隊掛號。 顧糖糖身為院長,又是最負盛名的大夫,每天都忙得腳不沾地,副院長嚴長卿也一樣,他們的病號是最多的,沈老爺子和嚴老爺子這些已經退休的杏林前輩們,也都被顧糖糖請來了醫院坐鎮,只可惜中醫的學習期太長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能靜下心學習中醫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 于是,顧糖糖私人出資建了所中醫學校,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孩子,學費減免,還包生活費,這么優渥的條件,吸引了很多學生,但顧糖糖也不會當冤大頭,入學前必須簽訂合同,不可以中途退學,更不可以學成后改行,但可以去其他醫院當大夫,不強求非去正德堂。 正德中醫學院的招生簡單,在社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各大媒體都夸顧糖糖高風亮節,還有很多電視臺和報社都來采訪她,顧糖糖只接受了東城電視臺的采訪,她第一次上電視,難免有些緊張。 主持人和她過了一遍稿子,這才開始采訪。 “顧院長,恕我直言,您花費這么多錢辦學校,很可能收不回成本。”主持人問。 “辦學校本來就沒想過掙錢,我只是想為中醫培養一些人才,盡我一點綿薄之力。”顧糖糖微微笑道。 “您從什么時候產生的念頭?” “一直都有,中醫在華夏傳承了幾千年,有很多古方都失傳了,讓人很痛心,再加上西醫的傳入,讓很多百姓對中醫有了些誤解,覺得中醫治病慢,還費勁,西醫治病快省錢,其實這是錯誤的看法,中醫只要藥對癥,療效是快狠準的,當然,我并不是排斥西醫,西醫和中醫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陷,我希望中醫西醫能合作共發展,而不是互相排斥貶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