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富可敵四百國!-《大明國師》
第(1/3)頁
第63章 富可敵四百國!
李景隆若有所悟,但旋即就回過神來。
“姜郎,不對?。 ?
“如何不對?”姜星火笑著問道,似乎早就料到了李景隆的反應。
“那就算寶鈔這般濫發下去,遲早會變成一張廢紙,可如果想要白銀成為大明的主要貨幣,歸根到底,白銀在大明的產量和存量都不夠啊!”
李景隆愈發費解,就連朱高煦也意識到了好像大明的白銀確實很少。
雖然朱高煦平常兜里只揣金豆子 李景隆略作回憶后肯定地說道:“我是親自去過浙南和福北的銀礦的,大明官營銀礦多集中在這兩處但說實話,即便是官營銀礦,開采難度也很高,而且銀量也不算高,成色亦是略有不足?!?
“官營銀礦,朝廷設立銀場局征集礦夫來開采、工匠來煎煉,每年生產所得扣除必要支出費用后,剩下的全都要上繳給朝廷,便是所謂‘銀課’。”
要知道,當年李景隆曾負責過監察浙南銀課好幾年,所以現在說起來白銀的事情如數家珍,里面的門道他可謂是清清楚楚。
“而洪武朝的銀課,洪武二十三年是三萬兩,洪武二十四年是兩萬五千兩,洪武二十六年是兩萬兩?!?
“從銀課日趨減少的數字上看,大明現有的官營銀礦,已經快要開采殆盡了,如何還能開采出足夠整個大明流通使用的銀子呢?”
這時,一直在旁聽沒開口的朱高煦,忽然暗戳戳地說了一句:“賬面數字減少不代表產量下降,沒準進了某些人的口袋里呢?”
李景隆面色一僵,艱難地扭過頭來,看著朱高煦。
李景隆的心里有些慌亂,在中秋大宴上為了表忠心站好隊,他給大明下西洋事業貢獻了兩萬五千兩白銀。
這可是相當于大明一年銀課的驚人財富!
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從各地銀場局里撈出來的。
若是平常也就罷了,這都是官場上半公開的秘密。
可眼下朱棣還在旁邊聽著吶. 李景隆欲哭無淚,他幾乎不敢想象,朱棣聽到這句話后,他會是什么下場。
這件事往重了說,已經涉及到了謀奪國庫銀錢,甚至可能牽扯到其他罪名,足夠治個誅九族的重罪。
而李景隆之所以愿意以國公之尊,進詔獄來當朱棣的耳目,說白了不就是靖難之役的時候跟朱棣對著干,眼下怕朱棣秋后算賬嗎?
立功贖舊罪不成,新罪反而自己嘴賤帶了出來,可謂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李景隆越想越怕只覺得雙腿發軟,額頭冷汗淋漓。
而那朱高煦仿佛毫無所覺,仍舊用輕松愉快的語氣說道。
“所以嘛,俺覺得大明的銀課還是很有潛力的,把歷年各地銀課主官都查一遍,該抄家的抄家,該殺頭的殺頭,沒準可供全大明流通的銀子就湊夠了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城县|
乐陵市|
堆龙德庆县|
漯河市|
阿克|
三穗县|
霍邱县|
西宁市|
永新县|
中卫市|
东宁县|
钟祥市|
安吉县|
姚安县|
汉源县|
拉孜县|
中卫市|
且末县|
务川|
繁峙县|
葫芦岛市|
林州市|
潼南县|
曲松县|
普安县|
玉门市|
满洲里市|
扬中市|
牙克石市|
长葛市|
平原县|
阿拉善盟|
班戈县|
博罗县|
普陀区|
常州市|
榆社县|
普安县|
江都市|
洛川县|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