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盛唐不遺憾》
第(1/3)頁
姜姓部落的族長們,對魯族有很深的成見,這個是長期形成的,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這種成見意見根深蒂固,短時間內很難改變,想要說服他們與魯族握手言和,難度實在是太大,他們內心的仇恨,實在是太大了。
二族長年輕的時候走南闖北,見識比其它的幾位族長要好一些,內心的仇恨自然是最低的,另外,他也去魯族做過生意,可惜并不順利,他以為這是雙贏,但魯族卻覺得他賺錢了,心里不開心,于是,魯族也選擇去蜀中購買物品,也做起了生意,這樣,就相當于是搶了他的生意了,這一點讓二族長心里很不高興,西部羈縻區的商業發展本就不好,人口也不多,若是各族都要做生意,那生意就沒法做了。
原本打算販賣一些商品,賺點利潤的,但由于各族都要做生意,那就意味著姜族無法通過生意賺取外族的錢了,這自然讓所有族人都不高興,而因為姜姓部落最靠近蜀中,掌握著商業通道,所以,為了給魯族添堵,會故意把路給堵上,不給魯族過去,最后引起了一系列的對抗。
要說,姜姓部落才是挑事的人,但姜姓族長們卻不這么認為,他們覺得自己地盤上的路都是自己族人開的,魯族從自己的地盤上通過,怎么能不交點過路費呢?魯族不但不教過路費,反而還跟自己搶生意,這完全就是不給姜族面子,是魯族做錯了。
總之,為了利益,兩族的關系已經勢如水火,雖然最終姜族并沒有真的收取過路費,但族長偽裝山賊打劫魯族商隊的事情,還是發生過的,而魯族同樣也打劫過姜族,兩族的關系真的是勢如水火,甚至,都發生過族人被打死的嚴重事件。
想讓兩個充滿仇恨的部落握手言和,這豈能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必然需要很高的智慧才可以,除了李安別人似乎都做不到。
二族長知道大家對魯族都有很深的成見,但他還是忍住對魯族的成見,覺得還是合作才能共贏,一味的與魯族對抗,對姜族也是沒有好處的,況且,與旁邊的葛族也同樣不是省油的燈,兩個有矛盾的部落若是聯合起來,實力是在姜姓部落之上的,所以,為了部落的長遠發展,還是與魯族,葛族和好比較劃算,只可惜,其余幾位族長的怨氣太重了,想要說服他們需要時間。
“各位,我知道魯族不地道,可李侍郎一心想要促成我們與魯族的和好,他表示會親自去魯族洽談,另外,咱們對木炭的需要太多了,若是長此以往,只怕山上的樹都要被砍光了,最重要的是木炭冶煉的效果并不要,就算是打鐵也是煤炭更好一些,可以讓打造的鐵器更堅固耐用?!?
二族長開口說道。
四族長想了一下,開口說道:“二兄說的似乎也有道理,大家都是各取所需,誰也不會吃虧,可一想到魯族處處與我們作對,我這心里就堵得慌,心情不好。”
這貨說出了所有族長的心聲,他們心里其實都非常明白,合作是共贏的事情,但內心的成見還是難以放下,總會覺得這樣做是幫了魯族的大忙。
怨氣的消散需要時間,但眼下,冶鐵的熔爐已經一個個的建設出來了,對染料的需求非常龐大,這需要姜姓族人砍伐大量的樹木才能滿足這巨大的消耗量,而這個消耗量實在是太大了,持續下去會導致周圍山林的樹木被砍光的,而當樹木真的被砍光的話,這里的生態就發生變化了。
雖然這有些夸張了,山里的樹木是砍不完的,但靠近工坊的樹木被砍光是很有可能的,最重要的一點,是木炭的燃燒性能不如煤炭,而燃料質量的不過關,對冶煉和鍛造也是有影響的,所以,姜姓部落在冶煉工坊開起來之后,還是非常需要魯族出產的煤炭的,拿多余的鐵去換煤炭,還是很有必要的。
到底是內心的怨氣重要,還是本族的發展重要,這個是族長們非常需要好好掂量的,為了本族的長遠發展,盡快放下心中的成見是非常重要的。
二族長不斷的從長遠角度去勸說其余幾位族長,并時不時的把李安給搬出來,表示這是朝廷的意思,姜姓部落還是要服從的。
幾位族長也就是心里有怨氣,長期的對抗產生的怨氣,讓他們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和好之后的魯族,就算心里也明白和則兩利,可還是不愿意輕易的與魯族合作。
在經過二族長多方面的分析之后,其余族長也不堅持了,但他們覺得在定價權方面,姜姓部落應該有更多話語權才行,拿鐵交換煤炭,要用多少鐵換多少煤炭,這個如何定價,是按照蜀中市場價,還是按照什么價格,這方面牽扯到雙方的利益,若是魯族獲益太多,他們肯定不樂意,反正他們也有木炭可以湊合,他們覺得自己更占優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华县|
自治县|
万宁市|
遂宁市|
五大连池市|
兰考县|
普定县|
曲周县|
灵川县|
五指山市|
城步|
芜湖县|
剑阁县|
油尖旺区|
新河县|
罗江县|
阿拉尔市|
莫力|
交口县|
胶南市|
蚌埠市|
安泽县|
长春市|
阳原县|
铁力市|
兰坪|
清徐县|
浮山县|
西贡区|
福州市|
明光市|
黄骅市|
元阳县|
泾源县|
巴塘县|
肥东县|
峨眉山市|
广南县|
通州市|
陆良县|
土默特左旗|